書法,是漢字獨有的藝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離開了漢字,就不能稱之為“書法”,今日書壇流傳一種“無字書法”,看起來是後現代藝術,實際上是惡搞!
無字書法
曆史上曾經古人名帖進行排名,前十名被譽為“中華十大名帖”,其中包括王羲之《蘭亭序》、顔真卿《祭侄文稿》、蘇轼《黃州寒食帖》、歐陽詢《仲尼夢奠帖》、米芾《蜀素帖》、趙孟頫《前後赤壁賦》等等。
其中趙孟頫創作《前後赤壁賦》時候,是他藝術人生和官職頂峰時期,也是他師法古人,挽救書法于危難之際,也是他行書代表作之一。
趙孟頫《前後赤壁賦》
可能有人會說,為啥是趙孟頫力挽狂瀾,挽救了書法?
書法發展每個時期,都有自己的特點,公認的說法是:
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
宋代是文化相對自由的時期,文人并不滿足于唐人嚴謹的法度,加上蘇轼這個天才,自由不羁,高呼“我書意造本無法”,一呼之下,從者如雲!
趙孟頫《前後赤壁賦》
在蘇轼的影響下,黃庭堅、米芾、蔡京等等,都不再強調傳統法度,以寄情達意為主,強調了書法的“個性”,在藝術上表現出了“欹側怒張”的審美理想,給書法帶來新思想。
創新是好事,為創新而創新,結果成為“流弊”!各種乖張躁露、險怪霸悍的形式的作品粉墨登場,書壇就像今日一樣,各種醜書、怪書層出不窮!
所不同的是口号不一樣:南宋晚期某些書法人以蘇轼“我書意造本無法”來自我标榜,今日書壇某些人以傅山的“甯醜毋媚”來标榜!
趙孟頫《前後赤壁賦》
在書法危機關頭,幸虧了趙孟頫,在衰敗的關鍵時刻,力挽狂瀾,重新提出“師法古人”的号召,力主學習魏晉的氣韻和唐人的法度。他說:
”“學書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筆之意,乃為有益。”
甚至他直接了當提出,臨寫魏晉時候碑拓:
前人得到古碑帖數行,專心學習,便能聞名于世。
無論是繪畫、書法,在趙孟頫帶領下,元代掀起“複古”的風潮,由于時代的不同,書寫方式變化,師古但不泥于古,趙孟頫逐漸形成自家風貌,被後世譽為“趙體”!
趙孟頫《前後赤壁賦》
而趙孟頫的《前後赤壁賦》,把趙體風格體現的淋漓盡緻,儒雅遒勁、妍麗精絕、清和灑落,無一敗筆,筆畫圓秀,間架則方正,雖有唐人的法度,但又不拘泥法度,這種寫法不但無損于含畜之美,反而增添了一種生氣和自然輕松感。
趙孟頫在晉唐前人基礎上的創新,才是有效的創新,作為一門傳統的藝術,首先要根植傳統,博采百家,才能形成自家風貌!
反觀今人的書法,為創新而創新,為了創新,不惜搞怪,什麼吼書、射書、漁網書法、人體書法,無字書法等等,最終會進入垃圾桶,為後人所不齒!
趙孟頫《前後赤壁賦》
一些書法名家,對趙孟頫的書法,并不認可,說他是“俗書”,“沒有自家風貌”,甚至還有人拿董其昌一句話評語來批評趙孟頫:“因俗而熟”!
好在廣大書法愛好者,眼睛是雪亮的,在如此浮躁的環境下,堅持學習古人書法,根植傳統中,不斷探索自己書法創新,才是正道!
今天特别向大家推薦趙孟頫的《前後赤壁賦》高清複制品,采用藝術微噴技術,在65克宣紙上制作而成,絲毫必現,期待您的喜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