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雲南十八怪傳說

雲南十八怪傳說

民俗 更新时间:2025-08-21 12:03:42

  雲南由于擁有得天獨厚的氣候,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和衆多的民族成分,加之山高坡陡谷深,交通閉塞,與外界交往不多,世居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在長期的生産生活實踐中,形成了一些雲南獨有的生活習俗。15世紀~16世紀明朝實行移民屯邊,大批漢族遷徒雲南,尤其是20世紀初期,大批外地人進入雲南,将雲南與内地不同的奇風異俗稱之為“怪”,并行漸地廣為流傳,最終形成了名揚四海的“雲南十八怪”。

  雲南十八怪傳說(雲南十八怪到底怎麼怪)(1)

  此外,雲南十八怪在民間還有其他一些說法,諸如:三隻蚊子一盤菜,四個竹鼠一麻袋,老奶爬山比猴快,小和尚可以談戀愛,剩菜可以做酸菜,蘿ト當作水果賣,有話不說歌來代,袖珍小馬有能耐,娃娃出門男人帶,種田能手多老太,鮮花四季開不敗,牛糞粑粑牆上蓋,石頭長在雲天外,草會咬人更奇怪。

  雖然民間傳說的雲南十八怪的說法較多,一一收集起來遠不止這些,但仔細考證起來,它們反映出了一個共同的特征,即長期生活在紅土高原的先民們适應自然、順應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從而創造了豐富多彩的生活方式,為世人留下了一個奇彩斑端的生活圖景。當然這些習俗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舊日雲南的貧困落後和民風的淳樸。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認真分析起來,雲南十八怪其實并不怪。因此,在雲南至今仍不難尋找其蹤迹。

  第一怪:竹筒當煙袋

  作為植物王國的雲南,竹資源豐富且利用十分廣泛,人們利用竹子構建各類生活用品,常見的竹床、竹桌椅、竹碗筷,甚至可以用竹筒燒菜做飯,尤其是用竹子做的煙袋,十分具有特點,很是惬意。

  雲南十八怪傳說(雲南十八怪到底怎麼怪)(2)

  第二怪:雞蛋用草串着賣

  雲南地處雲貴高原,多山地地形,道路較為崎岖,一些易碎商品的運輸安全則成為了問題,例如雞蛋,而雲南是我國較早開始進行水稻生産的地區之一,稻草随處可見,勤勞的人民便用稻草将雞蛋串成串,稻草可以對雞蛋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還能夠便捷的計數,極為方便。

  雲南十八怪傳說(雲南十八怪到底怎麼怪)(3)

  第三怪:草帽當鍋蓋

  雲南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緯度較低,光熱條件充足,使得該地區草木繁茂,這也成為了當地人生活材料的源泉,比如生活中常見的簾子、帽子、鍋蓋、蓑衣等,甚至還有許多的工藝品。初次來到雲南的人,最容易将鍋蓋與草帽混為一談,用草編織的鍋蓋與草帽之間極為相似,對于初到雲南的人而言,是難以分辨的。其實用草編織的形狀如草帽般的鍋蓋,吸濕能力較強,并且具有較好的保溫透氣性,能夠将食物最本質的清香散發出來,尤其是與當地特色的做飯用具木甑子配合使用,不僅蒸出來的飯菜味道好,而且其造型别緻美觀給人以美的享受。

  雲南十八怪傳說(雲南十八怪到底怎麼怪)(4)

  第四怪:豆腐長毛才出賣

  天氣較為炎熱是雲南大多數地方的特點,也就造就了一些食物難以保鮮,例如豆腐,沒有兩天便會長出長長的毛,經過加工就變成了臭豆腐,也是當地人喜愛的美食,故而許多當地人都會等到豆腐長毛才會拿來出售,此豆腐用火烤着吃,配上一些辣椒面、鹽等作料,吃起來美味異常,真可謂是:嗅着臭吃着香。據傳,康熙皇帝品嘗過後龍顔大悅,評價甚高,還賜名“臭豆腐”。此外,臭豆腐的的烹饪方法十分廣泛,煎炸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吃法,還可以繼續腌制成腐乳,是雲南别具風味的美食佳肴,其中石屏、建水兩地做的臭豆腐更是名揚四方。

  雲南十八怪傳說(雲南十八怪到底怎麼怪)(5)

  第五怪:青菜叫苦菜

  雲南氣候的豐富多樣,緻使植物種類繁多且生長旺盛,在雨熱條件較好的滇中、滇南地區,菜品豐富,四季常青,光青菜都有很多種,故而說青菜其實辨識度是很低的,為了區分,當地人常常以口味作為标準。略微帶點苦味的青菜,也就被稱為苦菜了。

  雲南十八怪傳說(雲南十八怪到底怎麼怪)(6)

  第六怪:米飯粑粑叫餌塊

  古代中原将稻米制作的糕餅稱铒,最早進入雲南的漢族大多是在明朝時期。雲南壩子農業與梯田農業曆史悠久,也是盛産稻米的地區之一,為了便于出行攜帶,當地人将蒸熟的米飯制作成餅狀,被稱之為“餌塊”,放在木炭火上烤一烤,根據各人不同的口味,加上辣、甜不同醬料,吃起來有滋有味,中原古風猶存。此外,餌塊還可以炒、煮、煎、炸。南明時的永曆皇帝逃難到騰沖,饑餓難熬,當地人炒餌塊給他吃,他吃畢大叫味美,贊曰:“真乃大救孤駕也!”此後,炒餌塊遂得名,“大救駕”并傳遍了雲南各地。

  雲南十八怪傳說(雲南十八怪到底怎麼怪)(7)

  第七怪:蠶豆數堆賣

  雲南在舊時期發展較為滞後,商品經濟發展緩慢,市場交易不多,在一些鄉鎮市場以物易物盛行,買賣雙方極少用稱,一般出售的農産品的計量單位多為堆或捆,像花生、蠶豆這類農産品,則是論堆而賣,是一種集聚特色的交易方式。

  雲南十八怪傳說(雲南十八怪到底怎麼怪)(8)

  第八怪:三個螞蚱一盤菜

  雲南作為一個動物王國和植物王國,人們的食源極為豐富,這也造就了當地人的食物來源的豐富,除了各種動物類,還有衆多的野菜、野生菌等,極具地方色彩的像蜂蛹、竹蟲、螞蚱等小吃也是一絕,其中螞蚱更是常見的下酒菜。雲南的螞蚱個頭比較大,肉質鮮美,不多個便能裝滿一盤,故而稱為“三個螞蚱一盤菜”。

  雲南十八怪傳說(雲南十八怪到底怎麼怪)(9)

  第九怪:草繩當腰帶

  過去雲南的生産技術落後,經濟不發達,群衆生活貧困,守着豐富的資源無法轉化為經濟優勢,人們隻以吃飽肚子為安,故在鄉村地帶草繩當腰帶亦是十分常見的現象。當然,随着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草繩做腰帶早已難覓蹤迹,隻剩下一些偏遠地區,還能夠在一些年邁老人身上看見草繩腰帶的影子。

  雲南十八怪傳說(雲南十八怪到底怎麼怪)(10)

  第十怪:腳趾露在鞋子外

  雲南山地衆多,道路崎岖,加之氣候普遍炎熱,走多了山路腳多生汗,露出腳趾的草鞋、涼鞋就十分方便,是當地人普遍喜歡的穿着。當然,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舊時雲南人的貧困生活。

  雲南十八怪傳說(雲南十八怪到底怎麼怪)(11)

  第十一怪:松毛扭着賣

  雲南溫暖的氣候下,孕育了衆多的樹種,其中松樹較為繁密,在森林中遍布其落葉,人們将其落葉扭成松毛鬏,既能夠生火做飯,還可以用來烘制烤鴨,其口感香脆可口,别具一番風味。此舉既減少了森林的砍伐,消除了森林火患,保護了森林;又方便了人們的生活;同時松毛灰還是種菜種糧的好肥料,真可謂一舉多得。因而,在舊時,松毛扭着買的場景随處可見,在一些鄉村集市,現在也能看到。當然它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舊時雲南煤炭資源比較稀少、運輸困難的實際狀況。

  雲南十八怪傳說(雲南十八怪到底怎麼怪)(12)

  第十二怪:這邊下雨那邊曬

  雲南多山地,氣候條件複雜,俗話說“一山有四季,十裡不同天”用來叙述雲南,再合适不過,山地垂直高差較大,蒸發量也有所不同,當局部地區蒸發量達到飽和,加之在凝結核的作用下,就容易産生降水,這種天氣的變化往往隻在一小片地區,特别在秋季,“山前瓢潑大雨,山後豔陽高照”也是十分常見的景象。

  雲南十八怪傳說(雲南十八怪到底怎麼怪)(13)

  第十三怪:姑娘叫老太

  雲南是我國少數民族數量最多的省份,其民間風俗各具特色。通常稱媳婦的妹妹為小姨或妻妹,但在雲南一些地方,則稱為“姨老太”,是一種極具特色的稱謂。

  第十四怪:背着娃娃談戀愛

  舊時雲南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發育緩慢,很多婚姻習俗也具有一定的傳統色彩,像阿夏婚、搶婚等就别具特色,有些民族還盛行在婚後回到娘家居住,直至有了小孩再回到丈夫家的習俗,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少數民族比較注重生育的觀念。“背着娃娃談戀愛”也就成了見怪不怪的景象了。當然,此現象早已絕迹。

  第十五怪:鞋子後邊多一塊

  雲南的婦女心靈手巧,十分善于繡花、做鞋,為了便于穿着,在制作布鞋時,,往往會在鞋子後做一個“鞋拔”,并且會在“鞋拔”上繡出精美的花紋,故稱之為“鞋挹拔”,此物既實用,又有裝飾作用,使鞋子更加美觀别緻。

  雲南十八怪傳說(雲南十八怪到底怎麼怪)(14)

  第十六怪:四季服裝同穿戴

  昆明被稱之為春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其平均溫度在15℃左右,不論在春夏秋冬那一季,在昆明街頭,随處可見的便是身着四季服裝的人們,但衣着并不是特别厚,四季穿衣亂也就成為了昆明的一大街景。

  雲南十八怪傳說(雲南十八怪到底怎麼怪)(15)

  第十七怪:火車沒有汽車快

  在1910年,雲南地區便開通了鐵路,比許多内地地區都要早很多,但由于地形限制因此,山高谷深,道路崎岖,火車時速僅僅二三十公裡,甚至有火車在上坡時連人都跑不過,相比較而言,汽車速度便會快上許多,人們出門趕時間辦事,汽車便成了首選的交通工具。2016年12月28日上午10點,滬昆高鐵昆明-貴陽,雲貴鐵路昆明-百色正式通車運營,标志着雲南進入了高鐵時代,火車沒有汽車快的曆史已然成為過去。

  第十八怪:火車不通國内通國外

  雲南邊陲山高谷深路難行,雖然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時期就修築了五尺道,清朝末年(1910年),法國人又在滇境内建成了昆明到越南海防的滇越鐵路,但直到20世紀50年代,雲南仍沒有一條與内地相通的鐵路,故早年國人到内地或是進雲南,多繞道越南而行。就連顯赫一時的辛亥革命的重要功臣曾做過雲南都督的蔡锷将軍,1915年為了反對袁世凱複辟稱帝,也隻能乘火車由滇越鐵路,從越南潛回雲南,舉起反袁護國的義旗。因而,早年的火車不通國内通國外,也就被人稱之為一怪了。但現在滬昆線、成昆線的修建,使得雲南成為了西南的交通樞紐。

  雲南十八怪傳說(雲南十八怪到底怎麼怪)(16)

  縱觀十八怪,實質上是地理環境的差異性導緻的民族文化差異,其時刻反映的皆為地理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正确認知少數民族地區、不同區的民族風情,才能體會到其中的魅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