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不一樣的未來
書香校園 2003年,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揮毫題寫校名“武漢大方學校”,“大方”二字取自老子《道德經》中的“大方無隅”,寄寓着大方學校培養學生寬廣無垠的胸懷、學識的教育理想。
學校遠離塵世喧嚣,位于山環水抱的青龍山森林公園内,教學樓、宿舍樓、食堂、大型室内運動館、操場等功能配套齊全,較好地滿足了師生學習、運動、生活之需。書香校園賞心悅目,大師級藝術作品處處可見,每間教室、每條走廊都妝點着精美的書法、繪畫等。
厚德載物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大方學校以“教做人教做事”為辦學宗旨,以“大方無隅 厚德載物”為校訓,以“培養有國學功底、國際視野的創新人才”為辦學目标,走出了一條特色發展之路。
武漢大方學校董事長餘一清博士
大方之“學”不是簡單地獲取知識,而是為了學習和繼承中國傳統文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自我承擔、自我加賦的士子精神。通過培養學生知行合一的功夫,加強心性磨練與能力訓練,注重與世界先進教育同行的師生交流與互動,奠定大方學子道德品行、行為習慣、文化修養、成人成材的基礎。
武漢大方學校總校長蔣遵鵬
武漢大方學校中學部校長趙益清
武漢大方學校小學部校長賈雪琴
如何植根塑魂?大方學校從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的經典中找到了答案。
經典是天地間永垂不朽的作品,是做人做事最高的智慧。崇尚經典、背誦經典,是中國幾千年教育成功的秘訣。經典中既有精湛優雅的語文表現,又有安身立命的基本原則。
大方學校百誦經典,更強調“知行合一”,要求将經典“内化為行為準則,外化為身體力行”。大方老師率先垂範,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成長為謙謙君子、端莊淑女。
中國文人學士講究性情中正平和、疏通曠達,琴棋書畫正是陶冶性情、修煉氣質的法寶。大方學校開設京劇、圍棋、古筝、書法、繪畫等課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選擇。
從容應試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進,以及人教版語文教材的全面推廣,閱讀、中國傳統文化在基礎教育所占的分量越來越重,不少專家稱:得語文者得天下,“語文為王”的時代來了!
其實,大方學校從創辦的第一天起,推行的就是“大語文”教育。除了必備的語文教材外,“經典 閱讀”的體系為每個學生打下了“大語文”的堅實底座。
學貫中西也是大方辦學的特色之一。大方學校從小學一年級就開設英語課,英語課時是一般學校的兩倍多。采用New Magic牛津英語原版教材,大量的聽、讀、背誦,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為将來的國際交流做好語言準備。同時學習武漢市統編教材《JOIN IN》,兼顧能力培養與應試。
事實證明,大方學生在應試評價體系裡同樣表現突出。
大方學校小學部的學業統考成績穩居全區前三,初中部中考普高升學率也節節攀升。
2014年,大方學校初中部首屆畢業生創下中考佳績,走出了區中考最高分湯志潔。2017年,江夏區高考理科最高分、考入清華大學的金一飛也是大方初中部畢業生,當年全區高考理科前十名中,大方畢業生占據半壁江山。
2019年中考,大方學校初中部再創佳績,普高上線率達到76.5%,比武漢市平均普高率高出20個百分點,直追一線名初。謝予陽等多位同學考入省實驗中學、武漢六中、武鋼三中等省領航高中和示範高中。
文事武備 中國教育曆來崇尚“文事必有武備,武事必有文備”,“文”是精神和心靈,“武”是筋骨和體魄。隻有精、氣、神和諧統一,文武雙全才是真正的人才。
大方的學生能學會玩,一動一靜,一剛一柔,形成校園生活一道靓麗的風景線。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大方學校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成為學生的“第二課堂”。
碩果累累
2010年,教育部授予大方學校“全國民辦教育先進集體”榮譽稱号,學校還先後獲得共青團中央國學教育示範基地、武漢市學業質量目标優秀學校”等榮譽。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大方學校必将承載更多人的夢想,走向更加輝煌的燦爛的明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