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吧,下班出園區到通過盛夏路-高科中路口,差不多隻要10分鐘,比以前節省了差不多一半時間。”小吳是張江光大園内某企業員工,家住楊思申江豪城小區。每天下班都要通過盛夏路-高科中路北向西右轉進入高科中路,前往中環高架路。
那麼,小吳下班出園區到上中環前,這段時間是如何節省下來的呢?
調整車道布局,疏通擁堵路段
盛夏路西側,緊鄰張江光大園,還有一個園區。2個園區七成自駕員工下班路徑都和小吳一樣,要上中環。曾幾何時,每天晚高峰時段,盛夏路(銀冬路-高科中路)北向南保持常态化擁堵。“從離開園區到駛入高科中路,需要經過2個路口,高峰時,至少需要20分鐘時間”。
究其原因,盛夏路(銀冬路-高科中路)同向僅設1根機動車道;至盛夏路-高科中路口渠化出2根車道,1号車道左轉專用,2号車道直行+右轉,大流量下,有一輛直行車輛遇紅燈停下,後續右轉車流隻能依次停下;與此同時,若遇前方有連續右轉車輛,直行車輛駕駛人也是無可奈何,一點堵,導緻一線堵。教科書式的工程性改造,又因道路現狀無法實施。
怎麼辦?浦東公安分局交警支隊路設大隊結合“大調研、大走訪”,深入沿線園區管理部門、入駐企業,以及學校、社區聽民意,形成運用調整标線布局方式,對上述路段實施交通組織優化改造的思路。在保證非機動車安全通行的前提下,壓縮盛夏路兩側過寬的非機動車道,利用壓縮出的空間,增辟出1條新的機動車道,盛夏路(銀冬路-高科中路)北向南機動車道由1根擴容為2根。盛夏路-高科中路北進口1号車道由左轉專用改為左+直,2号車道由直+右調整為右轉專用。完成調整後,晚高峰期間,該路段通行能力提升近三成,擁堵狀況得到明顯緩解,園區交通疏散能力明顯提高。
改善渠化方式,提升通行效能
如果說盛夏路-高科中路口問題緣于車道布局,那麼,六奉公路-闵闵路、康新公路-下鹽路等路口的亂象,則是受困于進口流量結構的變化,直行流量持續增加,導緻臨近路口車道車輛頻繁變道。上述兩路口原北進口均采取右側引出車道分界線的渠化方式,直行通過上述路口的車輛在臨近渠化路口時,需集中向右側變道,再進入直行車道,既降低了路口通行效率,又增加了事故概率。浦東交警路設大隊線下調研+線上流量演算,決定通過調整路口渠化方式破局。
以康新公路-下鹽路為例。原康新公路北向南路段設2根車道,1号道直+左,2号道直+右,進入渠化路口後,1号道直+左變為左轉,2号道(直+右)向右渠化為2号、3号道,2号直行、3号直+右;調整後,2号道(直+右)變更為3号道,仍為直+右。
1号道(直+左)向左渠化為1号、2号道,1号道左轉、2号道直行。道路中心線車道分界線引出方式調整後,渠化路口的直行車道與路段車道通暢貫達,臨近渠化路口後車輛頻繁、集中變道引發的人為“添堵”亂象随之消失,路口通行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今年以來,浦東交警路設大隊通過适配車道資源、調整車道布局、改善路口渠化等方式,加強“問題”路口(段)的靶向治理,先後完成臨沂路-龍陽路、雲山路-錦繡路、康新路-下鹽路等24處路口(段)的小改小革,通行效率明顯提升,市民群衆出行滿意度水漲船高。
作者:張曉鳴 丁宏奇
編輯:何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