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長江三峽之巫峽沿江二岸風光

長江三峽之巫峽沿江二岸風光

旅遊 更新时间:2025-08-27 23:43:25

  來源:【重慶日報網】

  自青藏高原而來,長江奔騰萬裡入海,孕育壯美三峽。

  千百年來,衆多文人墨客,打卡三峽留下絕美詩篇。李白寫就“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堪稱浪漫主義詩歌的經典範例;元稹傾訴“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是詠情之作的巅峰佳句。

  改革開放之初,長江三峽就是我國首批推向世界的風景名勝。曆經四十餘載,如何續寫新故事?

  長江三峽之巫峽沿江二岸風光(風從巫峽來看大三峽)(1)

  高峽平湖新巫山。宋開平 攝

  今年中國旅遊日重慶主會場活動在巫山舉行,“大三峽”旅遊如何實現振興,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本期《渝州瞭望台》,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為你解讀巫山如何舉全縣之力,牽線搭橋,抱團再造“大三峽”旅遊。

  何以破

  做大蛋糕 共造“三峽熱”

  觀三峽,乘坐遊輪依然是最經典的方式。

  日前,在朝天門碼頭,耗資3億元打造的豪華遊輪“世紀綠洲”号首航成功,最大載客量650人,是目前長江上最新、最大的遊輪,集綠色、智能、文化為一體。

  作為重慶旅遊市場的王牌線路,三峽遊不僅上新遊輪,沿江各區縣也加快構建起“快進慢遊”體系,推出各自的旅遊精品。

  長江三峽之巫峽沿江二岸風光(風從巫峽來看大三峽)(2)

  巫山巫峽,滿山紅葉似彩霞。巫山縣文化旅遊委供圖

  努力沒白費。在今年的“五一”小長假,三峽遊呈爆火态勢。

  以巫山為例,在5A級景區小三峽中,出現船如梭、人如織的火熱場面。數據顯示,“五一”期間,巫山共接待遊客119.89萬人次,同比增長55.47%,恢複到2019年的118.41%;實現旅遊綜合收入5.99億元,同比增長58.05%,恢複到2019年的125.31%。接待過夜遊客19985人次,同比增速216.22%。

  當前,在打造長江國際黃金旅遊帶、建設長江文化國家公園、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打造巴蜀文化旅遊走廊等一系列國家重大戰略的推動下,三峽遊蓬勃發展、勁頭十足。

  在此大背景下,2023年“中國旅遊日”重慶市分會場落地巫山。

  長江三峽之巫峽沿江二岸風光(風從巫峽來看大三峽)(3)

  首屆“520·愛神女戀巫山”歡樂彩虹跑。活動主辦方供圖

  “中國旅遊日”是一個自帶流量的全國性活動,巫山乘勢舉行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旅遊專列(成都-重慶-巫山)合作協議簽約儀式,還開展巴蜀百萬學子研學三峽、巴蜀百萬職工遊三峽、首屆“520·愛神女戀巫山”歡樂彩虹跑等重磅活動,整合景區門票、高端酒店在内的文旅大禮包,邀請遊客廣泛參與。

  同時,巫山組織開展“三峽旅遊論壇”,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等大咖齊聚巫山,掀起三峽遊讨論熱潮。

  識局者生,破局者存。三峽遊整體破局,市場蛋糕做大,沿江區縣才能“分羹”得利。

  何以立

  練好内功 共打“三峽牌”

  不破不立,破而後立。新時代三峽遊,巫山因何而“立”?

  巫山的底氣來自獨有的資源禀賦。地處三峽腹心的巫山,堪比珠串上最靓的珍珠。

  “三峽七百裡,惟言巫峽長。”三峽中的巫峽,就在重慶巫山和湖北巴東兩縣境内,綿延四十五公裡。巫峽奇峰突兀,怪石嶙峋,被認為最具觀賞性。

  而小三峽·小小三峽則是國家首批5A級景區,享有“中華奇觀”“天下絕景”“人間仙境”美譽。俯瞰小三峽,恰如“人在天上遊,畫舫地窟行”。

  長江三峽之巫峽沿江二岸風光(風從巫峽來看大三峽)(4)

  巫峽雄姿。丁坤虎 攝

  巫山還有燦爛的文化。巫文化、神女文化、巴楚文化也在這裡交融衍生。1985年,巫山的一個重大發現震驚世人。

  中國考古學家黃萬波教授在龍骨坡發現了一顆酷似猿人的牙齒,證明了204萬年前的巫山人是亞洲最早的人類。在巫山博物館,就可零距離觀看龍骨坡巫山人牙齒化石。

  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巫山七百裡,巴水三回曲。”一千多年前,詩人蕭綱來到巫山,因感蜀道之難,三峽之險,寫下《蜀道難》。很長一段時間,交通是“巫山之痛”。

  改革開放初期,長江三峽是世界上唯一可乘船觀看的大峽谷,主要遊客為貴賓。随着遊輪公司紛紛進入,三峽遊價格較為接地氣,但遊輪遊也有短闆。2010年,從沿海、東北等地進入巫山旅遊,竟然需要三天三夜。連巫山神女峰,也隻能在江上仰望。

  長江三峽之巫峽沿江二岸風光(風從巫峽來看大三峽)(5)

  神女峰。何志宏 攝

  進入新時代,巫山全力攻破大山阻隔。鄭渝高鐵貫通釋放疊加效應,正助推巫山旅遊産業步入“黃金時代”。現在的巫山,成功集齊“水陸空鐵”四大立體交通。

  通達性提高隻是解決了“引進來”,而“留下來”更考驗内功。巫山投資1.3億元打造的大型長江情境夜遊《三峽之光》,成為長江流域獨一無二的夜遊新地标。唯美的城市夜景、沉浸式的遊船演藝、國内最大的崖壁秀……巫山成功将過境遊升級為過夜遊。

  此外,巫山擔起重任,練好内功,和奉節、萬州等地共打三峽牌,擦亮這塊金字招牌。

  長江三峽之巫峽沿江二岸風光(風從巫峽來看大三峽)(6)

  一江碧水。吳光平 攝

  何以向未來

  文化搭台 共唱“三峽戲”

  立足當下,巫山文旅表現驚豔。着眼未來,巫山還有自己的思考。

  以往,想要到巫山遊玩,必乘舟而入,曆經蜀道之難,方能仰觀山、俯察水。而如今巫山天塹變通途、城景融合、城市更新,給人的體驗是“一座山水城,處處是美景”。

  近年來,巫山始終把旅遊作為第一支柱産業,引領“大三峽”旅遊振興。在“快旅慢遊”的交通體系下,着眼國際範、中國風、巴蜀韻、三峽情,唱響巫山雲雨、巫山紅葉、巫山神女等優勢品牌,推動三峽遊從過境地向目的地轉變,打造長江三峽黃金旅遊帶核心區。

  長江三峽之巫峽沿江二岸風光(風從巫峽來看大三峽)(7)

  五裡坡世界自然遺産地——蔥坪朝晖。巫山縣文化旅遊委供圖

  2021年,位于巫山當陽鄉的重慶五裡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功列入神農架世界自然遺産地,受到全國範圍内的廣泛關注。巫山也多了一張“世界級”名片。未來,這裡的部分區域将打造三峽無人區國際徒步旅遊。

  巫山也加快構建從“品風景”到“品文化”升級,主動融入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以遠古文化、大溪文化、巫文化等長江文化為“本底”,推進龍骨坡古人類文化遺址、玉米洞遺址、大溪文化、神女文化等文化遺産保護利用,打造長江流域中華文明東亞人類起源标識地。

  紅葉是巫山另一張響當當的名片。巫山将持續辦好紅葉節,推動巫山紅葉成為美麗中國的“亮麗名片”。而舉辦了五屆的巫山神女杯藝術電影周,也讓巫山在“名節、名劇、名人”效應疊加下,實現了文化搭台、旅遊唱戲。

  文化,已經成為遊客不得不來巫山的一大理由。

  巫山還以整合思維,下一盤大棋,聯動其他區縣共唱“三峽戲”。借助小三峽5A景區,打造三峽國際遊艇度假區,聯動長江沿線重慶主城、豐都、萬州、宜昌等遊艇設施,打造區域三峽遊艇旅遊線路。

  立足未來,才能擁有未來。新時代三峽遊,巫山必能大有作為。

  長江三峽之巫峽沿江二岸風光(風從巫峽來看大三峽)(8)

  一江碧水青山翠。吳濱 攝

  主政者說

  巫山縣委書記曹邦興:

  把巫山建設成大三峽旅遊“會客廳”

  今年,市委六屆二次全會決定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設長江三峽國際黃金旅遊目的地”的工作要求。作為三峽腹心的巫山,如何引領“大三峽”旅遊振興?巫山縣委書記曹邦興就此進行解答。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巫山将旅遊作為第一支柱産業,近年來取得了哪些成果?

  曹邦興:近年來,巫山立足“自然美”和“人文美”融合,“産業美”和“生活美”共享,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洲際華邑、溫德姆蔚景、希爾頓惠廷等一批知名酒店落戶巫山,康養度假“雲上宿集”、遊山玩水“峽江宿集”、鄉愁鄉韻“田園宿集”等特色民宿開門迎客,旅遊服務水平持續提升,正舉全縣之力、集全縣之智,加快建設以長江三峽黃金旅遊帶核心區、高品質國際康養度假區、高峽平湖山水文化名城為支撐的世界級知名旅遊目的地。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巫山有哪些獨特優勢能帶給遊客不一樣的體驗?

  曹邦興:巫山地處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東端,神秘悠遠的巫文化、古老厚重的巴楚文化、浪漫多姿的神女文化、雄偉瑰麗的峽江文化與三峽移民精神和下莊精神交相輝映。204萬年前龍骨坡巫山人在此繁衍生息,5000年前大溪文化由此啟航。到巫山來,循着長江文明起源,在古韻今風中,來一場追根溯源、跨越千年的文化之旅。巫山是壯美長江詩畫三峽腹心。三峽七百裡,處處是美景。瞿塘峽雄偉險峻,素有“夔門天下雄”之稱。巫峽幽深秀麗,猶如長江上一條迂回曲折的畫廊。西陵峽绮麗悠長,以灘多水急聞名。奇幻秀麗的五裡坡蘊藏着大自然饋贈的寶貴遺産,連綿不斷的三峽紅葉撐起高峽平湖的城市風骨。到巫山來,在品味山與水的守望中,領略峽江的魅力,傾聽長江的脈動,來一場回歸自然、洗滌心靈的山水之旅。巫山擁有水陸空鐵立體交通樞紐。長江黃金水道穿境而過,長江黃金郵輪通江達海;鄭渝高鐵連通南北,滬蓉高速橫貫東西,宜昌機場、萬州機場、巫山機場架起三峽庫區腹地通向世界的“空中走廊”,巫山境内8條旅遊大環線暢聯精品景區、度假區,實現1小時“城景通、景景通”,可以感受“快旅慢遊”極緻體驗。

  長江三峽之巫峽沿江二岸風光(風從巫峽來看大三峽)(9)

  三峽雲端機場。冉賓雁 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引領“大三峽”旅遊振興,巫山有哪些重點任務?

  曹邦興:旅遊産業是巫山立足生态優先、綠色發展戰略,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引領巫山高質量發展的支柱産業。

  具體來說,有六個方面重點任務:構建“快旅慢遊”交通體系,唱響三峽裡·行巫山,打通“大動脈”,暢通“内循環”,改善“微循環”,使遊客進得快、遊得慢、玩得好;構建“大衆旅遊”産品體系,唱響三峽裡·遊巫山,建設産城景融合三峽港灣城,建設長江三峽山水人文旅遊區,建設高品質國際康養旅遊度假區;構建“吃遍全球”美食體系,唱響三峽裡·食巫山,内育“巫山美食”,外引“世界風味”,打造“美食場景”。構建“夜泊巫山”住宿體系,唱響三峽裡·宿巫山,建成目的地酒店集群,建成民宿目的地集群。建“巫山好品”商品體系,唱響三峽裡·購巫山。建設旅遊商品産業園,提升旅遊商品吸引力,打造旅遊商品購物區。構建“商文旅體”供給體系,唱響三峽裡·樂巫山,提檔升級節慶活動,提檔升級旅遊業态,提檔升級夜間消費。

  巫山是旅遊大縣,把全縣當景區建,把縣城當遊客接待中心建,将持續圍繞旅遊城市整體規劃,真正将縣城建設成大三峽旅遊“會客廳”、遊客“集散地”、美食“聚集區”、網紅“打卡地”。

  記者手記

  “行到巫山必有詩”。自古以來,遊人便以巫山為遊山玩水、抒情潑墨之聖地。

  近年來,巫山把旅遊作為第一支柱産業,今年又提出三年攻堅行動,加快建設高品質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當下,巫山抱團發展,奮力吹響了“大三峽”旅遊振興的号角。

  蓄力已久,磅礴待發。巫山正在續寫壯美三峽的旅遊新篇章。

  (華龍網)

  本文來自【重慶日報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