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仙人粄古老做法

仙人粄古老做法

美食 更新时间:2025-08-29 11:55:21

  仙人粄古老做法(仙人粄又叫燒仙草)(1)

  客家人的童年有了仙人粄,就有了完美的夏天。那冰爽爽、甜蜜蜜的感覺,就是童年的印象。這是一款有智慧的食物,其制作技藝被列入梅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單。仙人粄在梅州又叫“草粄”,因其用仙人草做成。仙人粄被客家人帶到台灣,就變成仙人凍、仙人蜜或者燒仙草,到了泰國,就變成草果凍(Grass Jelly)。

  仙人粄古老做法(仙人粄又叫燒仙草)(2)

  仙人粄(圖蟲)

  小時候最愛吃的是圩上的仙人粄,那是一位黝黑、憨厚的鄉人用自家井水做的。他會拿小竹刀将嫩滑黑亮的仙人粄攪碎,以一種帶旋律感的熟練動作将自制的香蕉蜜露,以鳳凰三點頭的形式滴入仙人粄中,再用雙手捧杯遞過來。哪怕當時我還是個兒童,他都是雙手捧着遞過來。每回我也是用雙手捧接,以童稚之心,接一份欣喜。仙人粄入口的那一瞬間,周遭的世界都成了蜜!

  仙人粄,清涼、退火、保健、養生,老少皆宜,還适合準媽媽。據說吃了仙人粄,兒童在盛夏也不長痱子。仙人粄,還可以降血壓、降血糖、升陽氣、防中暑、抗衰老、潤肌膚……這些功效,皆來自仙人草。

  仙人粄的首要材料,是仙人草。仙人粄名字裡的“仙人”來源于此。仙人草,整株曬幹,呈黑色,可長期保存。仙人草熬制的汁,清新、微苦、淡香,加蜜後則别有風味。

  仙人粄古老做法(仙人粄又叫燒仙草)(3)

  仙人草(版權圖片)

  為什麼叫仙人草?傳說,過去有人在山上割魯萁時中暑,且體力不支,一位仙人指點他吃了這種草藥,很快就消暑解餓,恢複了元氣。後來,人們就将該草命名為“仙人草”,以感恩仙人指點。《中國醫學大詞典》中記載仙人草:“莖葉秀麗,香猶藿檀,夏日取汁,凝堅成冰”,有“澤顔、療饑”之功效。

  第二種材料,是植物澱粉。客家地區的澱粉常見三種:野葛根、芭蕉芋和木薯。三種粉味道不一,養生功效各異。客家人用這三種粉做出了很多獨有的營養美食。

  仙人粄古老做法(仙人粄又叫燒仙草)(4)

  從這樣粗大的野生塊根中提取葛根粉(圖蟲)

  野葛根有保肝益腎升陽、抗衰豐體美顔的功效,還可用于發熱、高血壓、消渴、熱痢、洩瀉等。《德川家康》裡面寫家康每天都要喝葛根湯,戰事頻發時,葛根湯成了他的安神解躁湯,成了日本幕府的滋補品,号稱“亞洲人參”。《詩經·葛覃》中載:“葛之覃兮,施于中谷。”

  仙人粄古老做法(仙人粄又叫燒仙草)(5)

  葛根粉(版權圖片)

  芭蕉芋,又稱姜芋、蕉藕,原産南美洲,所以梅縣人又叫它“番粉蕉”。客家話用“番”表示異國,如番薯(紅薯)、番茄(西紅柿)、番豆(花生)、西番蓮(百香果)、番堿(香皂)、過番(下南洋)等。

  芭蕉芋的花,紅而雅,可吸花蜜,葉子形似蕉葉,綠中帶紫邊,葉子和梗可用來煮熟喂豬,塊根可蒸熟吃,也可以提取澱粉。客家人将這些本地産的植物澱粉和仙人草結合,做成仙人粄。

  木薯,客家話叫“樹番薯”,也是适合山地種植的作物。客家人用木薯粉做很多種粄,如大埔筍粄、蘿蔔粄等,還可以做木薯糖水。這些适合山區的澱粉植物,在辛勤而聰慧的客家人手中,成為度過曆史荒年的法寶。

  這些本身具有極佳滋養效果的澱粉,加上仙人草本身清熱涼血的特性,使得仙人粄成為一種解暑卻不寒涼、冷熱溫度皆可、男女老少皆宜的美味。

  仙人粄古老做法(仙人粄又叫燒仙草)(6)

  木薯粉(版權圖片)

  第三種材料,是泉水。客家傳統重風水,并注意保護水源,水質清甜,沒有水垢。客家很多圍龍屋或者土樓裡面都有老井,水質甘甜可口,礦物質豐富。

  老井旁邊往往立有神位,那是客家人供奉的土地伯公(土地神)。遷徙所到之處,敬畏之心不改,客家人秉持一種有利于保護自然的原生态信仰,古樹、奇石、古井、泉眼皆被看作是神明所居,稱之為“伯公”,每年會以茶酒供奉并加以保護。而這些土地“伯公”冥冥中也以美好的風物饋贈,例如甘甜可口的泉水。

  仙人粄古老做法(仙人粄又叫燒仙草)(7)

  花萼樓裡面的老井(版權圖片)

  第四種材料,蜂蜜。客家地區有龍眼蜜、百花蜜、椴樹蜜等,帶着對應的獨特花香。

  蜜蜂是從野外分巢的蜜蜂馴化而來。當野蜜蜂在樹洞或者岩石罅隙出入,細心的客家人會用鐵線彎成手指粗、帶蓋的簍子容器,引出蜂王和它的随從,并帶回家養在木箱蜂巢,後續經過培養,可衍生出十幾巢的蜜蜂。

  原生态的客家蜂蜜是蜜蜂從當地千百種野生花朵中采集而成,頗具養生價值,其味道也是很多超市買的包裝蜂蜜不可比拟的,帶有百草的清氣。客名君從小就喝家鄉的蜂蜜,那種唇齒間山野的花香,用來調味仙人粄,甜潤可口,小朋友喝也是滋潤腸胃。

  第五種材料,草灰。草灰用黃豆苗杆燒成,是堿,和仙人草一起熬汁,使之凝成晶瑩的“草果凍”。

  仙人粄傳統做法主要分為以下幾步:

  熬汁:用紗布包好仙人草和草灰,一起熬汁。

  兌粉:将澱粉用少量涼開水兌均勻,避免沖熱水時結塊。

  沖制:用開水沖并持續攪拌至均勻,或者加水用文火煮開并持續攪拌。

  涼凝:靜置,凝結、攤涼。攤涼在凝結的“凍塊”上倒一些井水或者涼水,效果更佳。

  加蜜:将涼置後呈果凍狀的仙人粄,用小刀切開,加上所喜歡口味的蜂蜜,即可享用。小時在梅縣吃仙人粄,賣的人還會加點香蕉露,使之更加清香可口,但現在比較少見了。

  仙人粄古老做法(仙人粄又叫燒仙草)(8)

  豐順八鄉山的清泉(版權圖片)

  現在有了仙人粄粉,制作過程大為簡略,加少量涼水兌粉拌勻,然後沖上滾燙的開水并不停攪拌,涼置凝結後加蜜拌勻即可。

  在異鄉,想吃仙人粄的時候,可用仙人粄粉做一些,隻是北方的水質偏硬,需先用淨水器軟化,才能保證口感,但也遠不及老家山泉水的口感。可能我們終其一生,舌尖都會葆有一份對故鄉美食的眷戀,這是對山水的記憶,對故土的牽念。

  推薦閱讀:

  蔡演威、蔡演雄、蔡演強 | 豐順“蔡氏三傑”光輝事迹主題展

  毛澤東專機長蔡演威:毛主席坐飛機時有三種表情……(專訪)

  客家“釀”菜文化:幸福是“釀”出來的

  姚良松 | 梅州首富的創業路,曾靠娘酒開路,妹妹的一句無心之語啟發了一個新産業

  《尋味客家》選登 | 冬天,該做點蘇東坡愛喝的客家娘酒了(首次用人工智能生成的作者聲音朗讀,有趣!)

  《尋味客家》| “全球客家名人堂”首部文化著作正式出版

  清末華人首富張弼士 | 第一位登上國外雜志封面的中國企業家,看看他1915年的外交活動和資本運作

  球王李惠堂家鄉五華的老照片,讓人感覺過去五華人普遍腳力好、有武功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在滬橫掃歐洲球隊、鉗壓日本隊10年的傳奇球王李惠堂是怎樣的人?

  著名客屬僑領吳德芳博士:承前啟後中華心,追本溯源客家情

  中國最早的農民運動領導人彭湃和中國核動力奠基人彭士祿,父子都是中央委員,他們是客家人嗎?

  胡潤富豪榜上的客家人,身家最高達3500億!他們不同程度做到了李光耀說的一件事

  谷歌說,謝謝你,伍連德博士!3月10日谷歌首頁,是這位客家人!他救了億萬人的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