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一旦紅顔憔悴,男人的愛也就松弛了。色衰是人無法抗拒的自然規律。第二,如果因為色衰就松弛消失感情,恐怕算不上情感,頂多是色情。
色衰愛弛,這裡的‘‘色’’,最早不是指女色,而是指男色,與女子一點關系沒有。
色衰愛弛,這一成語,出自《韓非子》一書,說的是兩個男人之間的故事,一個是春秋時的衛靈公,一個是衛靈公的非常寵愛的臣子名叫彌子瑕。
彌子瑕,雖為男子,卻長得面紅齒白,秀色可餐。兒衛靈公的性取向可能有點兒問題,對這個翩翩美少年情有獨鐘,二人好的如膠似漆,好到什麼程度呢?
一是同車而行,即駕車事件,二是分桃事件(分桃之愛)。衛靈公曰:愛我哉,亡其口味以啖寡人。後來,"分桃之愛"成了同性戀的代名詞。
這兩個小故事,第一個是說,有一天,彌子瑕在夜裡得到了母親生病的消息,彌子瑕害怕夜裡打擾了衛靈公,就連夜走出宮門,對管理馬車的官吏假傳了衛靈公的口谕,然後跳上衛靈公的馬車,一路揚鞭策馬,往家狂奔。第二天,衛靈公得知此事後,非但沒有責怪彌子瑕,反而表揚他:這真是個大孝子啊,為了看望生病的母親,而甘願犯刖罪。又一天,彌子瑕與衛靈公在果園遊玩,彌子瑕看到有個桃子看上去特别鮮美,便摘下來就咬上一口,發現味道特好。就在準備吃第二口時,他想起了衛靈公,就将剩下的桃子給衛靈公嘗。衛靈公心情大悅,絲毫不顧及桃子已經被另外一個男人吃過,大口大口地咀嚼起來。衛靈公一邊吃,一邊笑逐顔開。身邊的彌子瑕也看得非常高興,比自個吃桃子還開心。事後,有人曾提醒衛靈公彌子瑕将吃剩的桃子給他吃是大不敬,但衛靈公說:“彌子瑕将美味與我分享,何錯之有?”
自此,“分桃之愛”的典故就這樣流傳下來。隻不過,這種愛,并非形容的是尋常的男女之愛。
歲月如梭,保養無法保紅,不能逆生長,色衰了,衛靈公就找借口責怪彌子瑕,治罪于他,曰:是固嘗驕駕吾車,又嘗啖我以餘桃。意思是說,你曾經私自駕我的馬車出城,又讓我吃你咬過的剩桃子!
為啥二事前後截然不同呢?韓非子說:色衰愛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