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一大早,河南尉氏縣邢莊鄉簸箕任村的脫貧群衆任天義就來到村委會廣場前,在他的公益性崗位上開始了保潔工作。這是邢莊鄉充分發揮公益性崗位作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場景。
任天義成為一名公益性崗位人員已有3年多時間了。2019年4月,幫扶人幫助他申請了公益性崗位。“保潔員一年有5000元左右的工資,家中有9畝耕地種植高效經濟作物,再加上鄉村兩級的扶貧産業收益分紅,2019年底就光榮脫貧。”可是,脫貧了之後,保潔員這份工作還能不能繼續幹下去?
為鞏固好脫貧攻堅成果,邢莊鄉依照“摘帽不摘政策,脫貧不脫幫扶”的政策原則,充分發揮村級公益性崗位的兜底保障作用,切實解決脫貧人口和監測幫扶對象等困難群體的就業問題,讓脫貧群衆通過勞動獲得穩定收入,保障脫貧群衆增收不返貧。去年,邢莊鄉共通過村級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就業80餘人,人均年增收5000元左右,有效拓寬了脫貧群衆的增收渠道。
邢莊鄉鄉長楊威表示,鄉裡依照因事設崗的原則,根據脫貧勞動力和監測戶的實際情況精準設崗,積極鼓勵有勞動能力的脫貧戶主動參加公益性崗位,通過勞動獲得穩定增收,這一措施既解決了村級公共服務供給問題,又幫助了困難人口就業,鞏固了脫貧成效,為實現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打下堅實基礎。(圖片由王晶授權使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