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7日
術後感覺 為啥感覺冷 喂酵母 溝通
刀口是沒有感覺了,腳還是有些水腫,但是不脹,可以做一些腳趾抓撓的動作。感覺腹部、胳膊都有些疼,應該是昨天鍛煉造成的。抻一抻胳膊,一使勁,右臂的肱二頭肌抽筋兒了。好難受,看來對于我來說,昨天的運動有些過量。沒想到,幾天下來。身體已經到了這種狀态。
微胖
真的很無聊。一個人在家,周圍環境兒都一成不變,精神狀态越來越趨于平靜。翻來覆去就那麼幾件。不像剛做完手術那兩天,大家都來看自己,精神處于亢奮狀态,一天覺得很飽滿。可現在,不但自己對手術這個事感覺平淡了,其他人也視為正常,原來的習慣、節奏都沒了,現在這樣狀态大家都習以為常了。
看手機上的天氣預報,知道外面溫度很低,零下十多度。室内還是很好,到了中午,溫度計竟然達到了29度多。但這種29度與夏天的29度不同。夏天29度,就是赤膊上陣在屋裡也一樣一身黏黏糊糊的;冬天29度,比如說現在在屋裡還是要穿一件毛衫的,雖然有一點點熱,但感覺還是寒冷中的需要珍惜的溫暖。
多功能收音機
南方人普遍認為北方很冷,其實在北方生活習慣了覺得還是很舒适的。冬天室内溫度基本保持在20度左右。室内有取暖,出門有棉服。就由室内到外面那一刻,冷風刺激,也就是吸一口涼氣,整個身體沒什麼感覺。再有一個就是到了冬季,北方在戶外活動就很少了,基本都是在室内,連踢足球都可以在室内了,所以也感覺不到寒冷。
“感覺寒冷”這種說法還是比較準确的。小時候兒上物理課,學到常識,就是人對寒冷的感覺源于體表熱量流失的快慢。簡單說就是同樣是零下20度,有風和沒風,你會感覺非常不同。有風的感覺更加寒冷,如果沒有風,太陽一曬,你應該感覺有一絲絲的溫暖舒适。這就是體表熱量流失快慢。帶來的結果。所以說,成語中才有一句寒風凜冽,也有了“西北風像刀子似的刮過行人的臉”這種描述。
把瑜伽墊兒放好,做幾個卷腹,腹部酸痛的厲害,做不下去。昨天還是累了,不煉了。幹點啥呢?對呀,反正時間一大把,在家呆着沒事兒,嘗試做個歐包吧。養的酵母拿出來,和點面,開始喂酵母。這個過程至少得需要20個小時,不管他了,讓它自己去發酵吧。
一小團
接個電話,是一位同事,叽哇啦的說了一大通。理解就是與同事之間工作上配合不好。看來還得我去協調一下。給另一位同事打了電話,聊來聊去,聽明白了,原來我這兩位同事溝通上出現了一些偏差。都以為對方如何,其實對方并沒如何。兩人做一件事,但方法不一樣。所以出現了誤會。
溝通還是很重要的。人的社會屬性決定了人必須與他人發生聯系,聯系就要溝通。有很多事,溝通不好,出了問題。多年來磕磕碰碰的,覺得溝通常見的要注意幾點:首先是溝通雙方使用的概念要統一,用詞要統一。如果雙方使用同一概念,對概念的理解把握又不同,那表達的和理解的就不一樣,偏差就出現了,這就不是一個有效的溝通。同樣用詞也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慣用詞,有的豪放、有的委婉,雙方在溝通時,盡量選擇對方習慣的用詞,這樣便于對方理解。其次是理解對方。溝通目的是想讓對方理解自己表達的東西,同時清楚對方想表達的内容,關鍵在于互相理解。在表達的時候,要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理解對方的表述,要理解對方表達的目的,表達背後的邏輯,要将前後聯系起來去分析。再就是要把握情緒。因為人是情緒動物,在交流過程中難免會有偏差、誤會。觀點的不一緻,一定要注意情緒,平常大家都講以理服人,其實以理很難服人,一旦情緒對立起來,就沒有什麼道理好講的。所以一定要把握情緒,還得以德服人。
時間過得真快,一周已經過去了,這一天也安安靜靜到頭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