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填寫要齊全、教學環節要完備。
教案項目包括題目、教具、教法、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目标、任課班級、授課時間等,一般都有固定表格,填寫要規範,如有變動必須馬上注明。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目标是在對學生教材與培養目标科學分析的基礎上形成的,概括必須準确、科學,教學環節是教學全過程的總和,一般包括導入語(由舊課導入新課)、教學主要内容、闆書設計、重點提問(互動環節)、課後思考(或作業),教學環節完備、教學過程才能完整。
二、重點、難點要突出。
重點、難點和教學目标不能僅停留在表格中,必須在教學實施過程中予以體現,教學内容的組織必須緊緊圍繞這一課的重點、難點和目标展開,對重點給與重視,對難點分析明白,這一切都在于服務實現這一課的具體教學目标,而這一具體目标是一門課程總目标的一個子目标,因而要做到每一課教案和全部課程目标體系上的有機統一。
三、教學材料處理要靈活。
教案不能寫成教材的縮寫,不能寫成教材的提綱,也不能完全脫離教材自搞一套。因為教材是死的,教學是鮮活的;教材隻是提供了教學參考材料,不能代替全部教學,更不能代替教師備課和教學中的創造性勞動。所以教案中對教學材料的處理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标形成有機整體,一要完整,二要邏輯嚴密,三要通過創新形成特色。
四、案例教學材料要絕對“新鮮”。
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發展使世界變小了,市場變大了,技術更新快了。教材即使最新出版,由于其組稿、編輯、出版、發行等環節,有些内容很快落後于經濟社會發展與技術應用的實踐。高職教育是培養實用技能人才的教育,教育内容很大程度上決定着人才培養質量,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靠教師的創造性勞動,即在備課過程中樹立最新的實踐性教育理念,用最新鮮的材料去充實教學内容,用最新、最能說明問題的案例去闡發理論,才能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所以高職教育教學管理中,科學規定教師一課時的備課工作量是2—3小時,一個高校教師每周課時量規定在十課時左右。這是提高教學質量和實現技能人才培養目标的前提條件和具體保證。
五、闆書設計要力求創新。
教師的教學活動是極富個性特點的創造性勞動,其個性特征最突出地體現在每次課的闆書設計中。所以教師備課時要在充分研讀教材的基礎上,為每一節課設計出具有如下特點的闆書方案:
一是嚴密的邏輯性,闆書順序是邏輯推理的高度概括再現;
二是概括性,高度凝練概括本課的教學主要内容;
三是符合審美要求,闆書設計要符合審美規律,給人以明确清晰、美觀大方的良好審美感受;
四是結構的完整性,即對一個知識點的全面完整表述;
五是創新性,每個人即使在講同一内容時由于文化背景、思維方式、表達方式、習慣等因素的差異作用,闆書都體現出自己的特點,即個性化。因此闆書設計可以借鑒、參考,但決不能照搬照抄。
六、要不斷充實完善
教案撰寫不是一次性勞動,初稿完成後,需要不斷充實完善。
一是因為初稿往往有顧此失彼之處;
二是教材研究與教學實施常有靈感産生,出現新的閃光點及時補充進去;
三是需要用新材料與新信息對教案進行補充;
四是備課不是一次性勞動,一節課的備課也不是一次有效,過期作廢,需要從局部與整體的聯系角度補充不足;
五是集中備課或教研組活動中從課程之間的銜接上或交叉中獲得提示、補充。充實完善不是推翻重來,可以利用備注欄,也可以形成一頁紙粘在一角,對照研讀。
七、教案以手寫為主,條理清晰,字迹工整。
教案撰寫是創造性勞動,是對教師研究能力、寫作能力、概括分析能力的有效訓練,也是對教師書寫水平、概括能力、材料組織等綜合素質的反映,所以教案是教師創造性勞動的結晶,也是檢驗教師質量的一個重要依據。手寫教案對教師要求更高,更能真實檢查教師備課質量、更具有可比性,因此客觀上要求教師要寫一手好字。出色的手寫教案也能為學生提供一個學習的鮮活樣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