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修道必經的幾個過程

修道必經的幾個過程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18 05:36:20

修道必經的幾個過程?據國外媒體統計,《道德經》的全球發行量僅次于《聖經》在這麼數量巨大的讀者群體中,衍生了各種各樣的解析可謂衆說紛纭,無有定論同時這也是《道德經》的魅力所在,每個人都能從中有所感悟,但又不一樣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每個人有每個人心中的哈姆雷特,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修道必經的幾個過程?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修道必經的幾個過程(修道的不二法門是什麼)1

修道必經的幾個過程

據國外媒體統計,《道德經》的全球發行量僅次于《聖經》。在這麼數量巨大的讀者群體中,衍生了各種各樣的解析。可謂衆說紛纭,無有定論。同時這也是《道德經》的魅力所在,每個人都能從中有所感悟,但又不一樣。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每個人有每個人心中的哈姆雷特。

“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經》第一篇第一句開宗明義抛出了本書的第一概念“道”,什麼是“道”?這句話又該如何理解?

什麼是"道"?

曆來就有多種解釋,有的說“道”是宇宙間的規律,有的說“道”是元氣等等。坊間流傳,自古以來真正讀懂《道德經》的隻有三人,分别是戰國的莊子、韓非子、以及後來晉朝的王弼。他們對道的論述我們一個個加以說明。

莊子說道無處不在,即便是磚瓦、屎尿之中也同樣存在道。

韓非子說“道者,萬物之始,是非之紀也。”什麼意思?“道”是宇宙間所有事物的起源,也是判斷對錯的本源。根據對《道德經》的領悟,韓非子集法家之大成。

王弼對道的描述“道者,無之稱也,無不通也,無不由也,況之曰道,寂然無體,不可為象。”什麼意思,道沒有名稱,無處不在,萬物本源,無形無象。

老子本人也說“道可道,非常道。”“道”可以描述,可以用暫時的名稱來代替,但是卻不是固定不變的。

可是“道”卻是明明白白存在的,不然這世界就不會有什麼得道高僧一說了。

老子本人在《道德經》中也有描述“道”是什麼樣子的,“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道是萬物的起源,優秀品質是人的珍寶,又保護着不優秀的人。這裡的善人與不善人并不是指善良的意思,而是指優秀的品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天地就像是一個大的熔爐,是不管什麼善不善的。

“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尊其師,不貴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通過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善人與不善人是相輔相成的。

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古往今來,萬事萬物都有名。“名”本沒有什麼好解釋的,但名在這兒與“道”并列,那就值得推敲了。難道“名”與“道”同等重要?《鬼谷子》裡有一句話“觀陰陽之開阖以名命物。”什麼意思?通過觀察萬事萬物的陰和陽變化進行命名。所以說名的意思就是一個稱呼。

那麼“名”為什麼會和“道”并列呢?為什麼不是“道”和“德”并列?這不是《道德經》嗎?其實也很好理解,人對物或事進行命名,就已經對其“道”進行了概括。“名”是外在的表現,“道”是内在的驅動。

在這一章,還分别講了有名與無名。天地之間萬事萬物早已存在,但因為有人的存在,所以才有了名。正因為有了名,也就概括了它的道。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什麼是欲?名聲、财富、美色、以及事業這些都是欲。有了這些事物的羁絆,就不能做到無為,就會随着自己的主觀臆斷帶着有色眼鏡看待萬事萬物。不能做到客觀地去看待,就不能真正認識其本質。然而又為什麼要有欲呢?隻有經曆過有欲,才能真正明白無欲的妙用。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有欲與無欲總是相輔相成的,有點佛門裡的“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的意思。這兩者是修道的不二法門。隻有看盡人世之奢靡繁華,才能體會世間之滄海桑田。這就是為什麼大儒王陽明所說的“人須在事上磨煉功夫,乃有益。若隻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