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面條水洗後,被指含膠的視頻在微信朋友圈和網絡上瘋傳,視頻發出後引發了不少市民關注,那麼這段面條含膠的視頻是不是真的,以後真的連面條都不能吃了嗎?來看記者的調查。
視頻裡,一網友拿出四種不同面條浸泡在水裡做實驗,結果面粉溶解在水裡,出現了一團無法溶解的糊狀物質,網友稱這就是膠,在視頻中這名網友還呼籲大家以後不要買面條吃了。
今天上午,記者走訪了我市多家面館發現,一些鐘情面食的市民選擇來面館就餐,不少市民在手機微信裡都看過這個視頻,大多市民對此表示擔憂,并持懷疑态度。
市民:“現在作假的也多,這個現象我也不肯定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面館老闆:面條保質期長成本低 無需使用“膠”
大多市民無法直觀地看出視頻的真假,而不少面館老闆的回答卻很直接。他們表示,洗面時也曾遇到這樣的情況,而且一袋面條的成本不高,保質期也長,根本就不需要使用膠。
商戶:面條含“膠”是謠言 黏狀物質實為面筋
随後,記者又來到了江南商場糧油批發市場,多家商戶做着批發面條的生意,對此事他們十分關注。講到這個視頻,不少商戶表示十分憤怒。商戶們表示,面條水洗後含膠其實就是個謠言,這已經對面條的銷量造成了一定負面影響。
那麼這視頻中洗出的“膠”狀物質到底是什麼?
4月10日上午,省食藥監局專門針對此事發出鄭重告示:在網上和微信視頻流傳的“面條洗出膠,不能吃”就是謠言。
市食藥監局食品流通科科長趙必成:“廣大消費者在不了解事實真相的情況下,不要輕信,不要謠傳這種沒有科學的小道消息。”
趙必成表示,面條被水洗後含膠的視頻具有很大的誤導作用,其實面粉及所有生的面粉制品,如面條、面片、餃子皮等,在用水洗後都會有一些洗不幹淨且不溶于水,類似于膠樣的物質。這種物質其實就是面筋,是面粉中正常的營養成分。小麥面粉通過和面,醒面,切面,切割包裝等工藝過程後,面粉的組成部分不會有變化,而挂面中面筋含量越高,反而質量越好,人們正常食用面筋不會産生任何食品安全問題。不少市民相信并轉發該視頻,很大程度是因為南方人以米飯為主食,很多人對面粉成分缺乏了解,不知道面筋是什麼東西,而北方人以面食為主,他們一般不會相信此類謠言。
散播謠言納入刑法 最高可判7年
據了解,網絡謠言已經被納入刑法,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和刑法,按情節輕重可對散播謠言的個人或者平台,最高判處七年有期徒刑。而市民們如果碰到類似抓不準的信息,應該向相關職能部門求助,而不是傳謠。
法制民生頻道全媒體記者 程焱 盧志光
株洲電視法制民生頻道為株洲市廣播電視台電視法制民生頻道官方頭條号,想要了解更多信息,請添加“株洲電視法制民生頻道”微信訂閱号。或關注官方微博“株洲法制民生頻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