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安史之亂為何是中國曆史的轉折點

安史之亂為何是中國曆史的轉折點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8-25 02:13:29

安史之亂是發生在中國唐代的一場政治叛亂,因發生在唐玄宗天寶年間,因此也被稱作天寶之亂。

唐玄宗改元天寶後,政治愈加腐敗。他耽于享樂,國政先後由李林甫、楊國忠把持,又放任邊地将領擁兵自重,其中安祿山任三道節度使平盧、範陽、河東,軍權在握。天寶十四年755年,安祿山趁唐朝内部空虛腐敗,發動兵變,翌年就攻人都城長安稱帝。

安史之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種社會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統治階級和人民的矛盾,統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等等。其中中央和地方軍閥勢力之間的矛盾,則是促成安史之亂最為重要的因素。由于唐朝均田制和府兵制的破壞,從唐玄宗起便不得不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

這些招募來的職業軍人受地方軍閥的收買籠絡,和将領形成一種特殊的盤根錯節的關系。開元以後,唐在邊防普遍設立節度使制度,地方軍閥的權力越來越大,甚至于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賦,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到天寶元年742年,邊軍不斷增加,達到49萬人,占全國總兵力的85%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東北和西北邊境,僅安祿山所掌範陽等三鎮即達巧萬人。而 則不僅數量不足,而且質量太差,平時毫無作戰準備,打起仗來,不堪一擊.地方軍閥的日益強大,與中央政權矛盾日深,到天寶末年,終于爆發成為安史之亂。安史之亂徹底擾亂了大唐巨輪前行的步調,烽火曆時八年才熄,一個看上去鼎盛完美的王朝瞬間千瘡百孔。安史之亂不但讓唐朝盛世戛然而止,更是中國曆史的分水嶺。中國從唐初那種張揚的、具有活力的、蓬勃向上、非常陽剛的文化逐漸轉向越來越内向、越來越陰柔、越來越封閉。安史之亂還造成開放和多元文化精神的萎縮,使唐朝乃至以後的中國走上衰落的道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