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崔磊紅皮白肉作品

崔磊紅皮白肉作品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26 19:18:12

《全唐詩》收錄流傳下來,

張若虛的作品隻有兩篇,

但其中之一就“孤篇橫絕”,

對,就是《春江花月夜》,

先不讀詩,先聽這首古琴曲。

我也收藏了幾把古琴,

自認手法娴熟,

雖然總感覺能彈出二斤棉花。

但這并不妨礙,

一曲瑤琴一長亭,

一山霜雪一夜風。

一卷老書一方玉,

一壺熟普對孤燈。

咱祖先早在夏商周時期,

就科學又富有詩意的建立了禮樂文明,

西周時将樂器按材料分為“八音”

“金、石、土、革、絲、竹、匏、木”。

比如說咱特别喜歡的玉,

兩塊美玉擊撞,聲音動聽悅耳,

您肯定知道有個成語叫金聲玉振。

所以,玉作為樂器,就屬于八音中的“石”。

而我用來做棉被,

不對,用來陶冶性情的琴,

就屬于八音之絲。

作為中國有着三千年曆史的樂器,

咱們現在都叫古琴。

“伏羲之琴,一弦,長七尺二寸。”

“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

“神農之琴,以純絲做弦,刻桐木為琴。

至五帝時,始改為八尺六寸,

虞舜改為五弦,文王武王改為七弦。”

我這樣一通引經據典,

是想告訴大家,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七弦琴,

《詩經》說的:“琴瑟在禦,莫不靜好”。

多麼幸福美好的畫面。

崔磊紅皮白肉作品(崔磊作品高手妙音)1

那老崔最近幹嘛去了,

難道在學琴?

會彈廣陵散了嗎,

會彈高山流水了嗎,

會彈國歌了嗎,

會彈藍色多瑙河了嗎,

會彈有多少愛可以重來了嗎。

不會。

兩隻老虎還彈的斷斷續續,

更别提,

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

開個玩笑,

曆史上有很多古琴高手,

比如咱聖人,孔子。

魏晉著名的竹林七賢,

基本上能組成一支樂隊了。

至于伯牙摔琴的故事,

想必朋友倒背如流了吧。

崔磊紅皮白肉作品(崔磊作品高手妙音)2

作為高手中的高手,

就必須要說一下蘇東坡。

蘇大師在《題沈君琴》中有寫: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

是不是感覺特辯證,特哲學。

其實詩本身不難理解,

琴雖發聲,但不能自鳴,

指能彈琴,沒有琴指頭亦無法空響。

這與佛教《楞嚴經》中的思想一緻:

“譬如琴瑟、箜篌、琵琶,

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

汝與衆生,亦複如是。”

有妙音,無妙指,不能發。

太精辟了,醍醐灌頂。

蘇東坡在詩中所寫也是這個道理,

好琴,妙手,缺一不可,

相輔相成,互相成就。

崔磊紅皮白肉作品(崔磊作品高手妙音)3

《高手妙音·香插》

弦與指合,指與音合,音與意合,

如此才有真正動人的琴聲妙音。

想想這真是世間定法,

何事何業都能遵循此道,

雕琢一塊玉更是如此。

天公作美白細糯,

地靈附贈滿紅皮。

能得一塊上等的璞玉很棒,

若想成器,

重點是有一雙上等的手藝。

玉與手合,手與藝合,藝與思合,

想來才會有琴瑟和鳴的玉作吧。

“阮千裡善彈琴,

人聞其能,多往求聽,

不問貴賤長幼,皆為彈之,

神氣沖和,不知何人所在。”

這是蘇東坡的一段記載,

說阮千裡這個人琴彈的很棒,

很多人慕名來聽,

阮千裡不管聽衆什麼身份階級,

無論年歲幾何,

隻要喜歡聽他就彈,

隻要能感受到琴聲悠揚的快樂,

聽琴的是誰不重要。

愛玉何嘗不是如此呢?

崔磊紅皮白肉作品(崔磊作品高手妙音)4

所以這次設計了一位撫琴名士,

可能是伯牙,

也可能他正在彈《嵇氏四弄》,

還有可能是在唱,

大江東去浪淘盡的東坡。

不管是誰,都必然是,

在風中悠然,

指法一時簡緩,一時繁急的個中高手。

你聽到了嗎?

崔磊紅皮白肉作品(崔磊作品高手妙音)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