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不親自攻打黎元洪的原因:
中華民國号稱共和之國,段祺瑞作為總理,如果親自推翻總統黎元洪,害怕會被世人诟病,遭到抨擊,失去民心。但是通過張勳的攻打黎元洪,一切變得順理成章,先是勸張勳入京,讓張勳攻打黎元洪,自己再拿下張勳,師出有名又名正言順。
民國六年,張勳率五千辮子軍北上,7月1日張勳進京,擁戴清廢帝溥儀即位。出于對張勳勢力的威脅,黎元洪不得已逃到日本公使館進行躲避。此時,廣東省長朱慶潤、廣西省議會、江蘇督軍李純等紛紛電請黎元洪勿思引退,以武力斬除張勳。7月3日,段祺瑞以讨逆軍總司令名義誓師讨伐,劍指張勳一人,餘者不咎。不出十日功夫,張勳等複辟勢力即遭到段祺瑞的鎮壓。張勳複辟使段祺瑞以“再造共和”的功臣身份回到北京,黎元洪也因段祺瑞讨逆成功而重獲自由。
段祺瑞一生中曾經“三造共和”。1911年,段祺瑞率前線北洋将領46人聯名緻電清政府籲請清帝退位,結束了中國延續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袁世凱蓄意稱帝時,反對帝制。1917年張勳複辟,段祺瑞率兵讨伐,使複辟破産。其實,段祺瑞“三造共和”的目的是為自己争權,在推翻袁世凱和張勳帝制後,仍實行獨裁統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