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一座秀美而迷人的海濱之城,它是文藝青年的天堂,背包客夢之所及的地方。
一提到廈門,估計人人都會想到鼓浪嶼。其實,它還藏着一個理想的“烏托邦”,理想不死,燈光不滅。
這座理想的“烏托邦”藏于沙坡尾20号,門口的路燈不分晝夜地點亮着,裡面無人看管,從不鎖門。
比起時下流行的共享單車、無人超市來說,這個共享性質的空間以獨一無二的存在方式,溫暖了無數孤寂的靈魂。
你想進門小憩、喝茶、聊天,随時都會受到歡迎;
你想下廚做飯,小住幾日,這裡會讓你産生賓至如歸的感覺。
最重要的是,城市黑夜裡的這盞不滅的燈,不但讓很多獨自前行在理想之路上的人有了停靠的驿站,而且能夠帶來某種新的希望。
這個小屋名為“路燈計劃”,有點神秘,又很溫暖。
那麼,理想“烏托邦”背後的創始人是誰呢?
他的名字叫邵東強,是一個來自河南的80後小夥,人稱“河馬邵”。他并不是什麼“富貴閑人”,相反,他出身于農民之家。
今天的故事,要從他2013年退伍後開始講起。
河馬邵曾在福建海軍部隊待了16年,退役後就留在廈門發展。
從部隊的集體生活突然變成一個人,河馬感到一股莫名的孤獨與失落。原來的他非常喜歡和南來北往的朋友聚在一起,侃侃大山聊聊天,而離開了群體生活後,連最熟絡的朋友也漸漸疏遠了。
既然一個人這麼無趣,為什麼不去創造一個沒有隔閡的空間,專門用來和朋友們聚會聊天呢!
河馬的腦海閃過這樣一個念頭,并且越來越強烈。為了将理想付諸現實,他很快就在沙坡尾大學路上租了一個50㎡的古厝小院,用作交友及待客。
改造前
剛租下來的時候,小院的外觀有些破舊,河馬就去收集有用的舊物進行改造,一點一滴的積累和改變,讓小院華麗變身成了既溫馨又文藝的私人空間。
河馬是個熱情好客的人,他會經常邀請戰友過來聊天聚會。為了朋友登門時方便些,他甚至陸陸續續發出了300多把鑰匙。
久而久之,親人、朋友、陌生人來得越來越多,這個私人領地也漸漸從半開放空間變成了共享空間————所有的咖啡和茶都實行自助,無人看管,走的時候自願投錢。
河馬把小屋命名為“巢”,最初的設想是兄弟幾個能有個不被打擾的玩耍空間,可是,他怎麼也沒想到,那個時候還不知“共享空間”為何物的自己,竟然誤打誤撞地創立了自己的第一個共享空間。
“鸠占鵲巢”的情況愈演愈烈,河馬和朋友又沒有地方玩耍了。于是,“理想家的家”于2016年應運而生。
這裡有溫馨的自助廚房和擺滿植物的天台,可以用來招待朋友,也和大家一起分享故事。
令人意外的是,小屋原來的樣子是這樣的,河馬燒掉了20萬後,才賦予它新的生命。而他自己,卻住進了250元一月的鐵皮屋裡。
衆人不解,他說:“我想給理想安一個家,讓各自堅持理想的人找到歸屬感,追夢的路上不孤獨,這就是我的理想。”
河馬邊學技術邊自行改造了三個月之久,終于把自己從門外漢逼成了空間改造高手。
這裡留下過旅行者、情侶、閨蜜、單身狗的足迹;
也給黑夜裡四處奔波的人以溫暖和慰藉。
去年夏天,台風“莫蘭蒂”正面襲擊廈門,河馬和朋友們正在小屋裡聊天,突如其來的斷電,黑雲覆地的畫面,讓整座城市面臨着傷痕累累的境地。
不知誰說了一句:要是這個時候能有一盞燈該多好啊!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開始議論起來,河馬的心裡又産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打造一個集理想家、無人咖啡廳一體的免費空間,給所有路過的人提供一個溫暖的落腳點。
從此,用一盞燈溫暖一座城的“路燈計劃”由此誕生!
因為這個地方比之前改造的兩個空間都要破敗,所耗的時間、精力、财力也自然越多,河馬就盡量親力親為,髒活累活一肩扛。
足足花了半年多時間,這個位于沙坡尾20号的共享空間終于完成了。
河馬決定一如既往地踐行着“365天不關門、不關燈”的原則,給大家營造一個輕松自在、暢快交談的環境與氛圍。
享用美食
泡茶
讀書
小憩
“路燈計劃”的服務涵蓋了方方面面,讓所有志同道合的人有機會在這裡聚集和交流。
“路燈計劃”的室内裝潢自是下了一番功夫,外觀設計也從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和門面設計中可見一斑。
小憩
有燈的地方就會有溫暖,這大概就是河馬傳達給大家的理念吧!
如果說“夜不閉戶”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的基礎上,那麼“路不拾遺”就是這種信任最好的反饋。
客人遺失的貴重物品如手機、錢包、數碼相機等,都能在這裡重新找回來。
“路燈計劃”正式開放的那天,正值小年夜,河馬離開廈門過完年才回來,竟然發現留言本被客人寫得滿滿當當,連留言牆都不夠用......
原來屋裡的東西不但沒少,反而多了很多人們自願捐贈的東西,簡直就是一個意外的驚喜啊!
從“巢”到“理想家的家”再到“路燈計劃”,整整四年時間,河馬究竟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在這200多平的共享空間上,恐怕無人知曉。
但他堅持用自己的分享精神,讓人充分感受信任的魅力,也向整個城市輸送了溫暖和熱情。
前兩年,河馬的共享空間基本靠自己掏錢和其他戰友資助來支撐,但支持他的人越來越多,如今路燈計劃裡,有三分之二的錢都來自陌生人捐助。
不以盈利為目的,甚至自願花費60萬來打造理想的“烏托邦”,這一舉動看上去似乎太過“理想主義了”,但河馬認為自己值得這麼做,因為他收獲了許多無法用金錢衡量的感動和快樂。
在這個冰冷麻木的世界裡,
總有一些願意默默付出的人,
用人性的光亮來擊破黑暗,
讓所有人看到溫暖的曙光。
圖文來自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