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一代人晚婚晚育的問題,家裡的長輩想必已經從各個角度,對大家進行了一波波鞭辟入裡的說教。
估計很多對話,都是從“不結婚、不生孩子以後誰養你”展開,最終以“老了跟朋友一塊,去養老院不就得了”結束。
年輕人這種隻要攢夠了錢,就能體面養老的想象,很像是《小時代》的老年版複刻。
這種期望,放在現在的商業社會裡,好像顯得非常容易,就像是去超市買菜那麼輕松:行動不受限的時候,可以采取居家養老,從社區請來第三方機構打理生活;等行動不便的時候可以去養老機構,安度晚年
但,養老這件事真的這麼容易嗎?
對于很多想去養老院的老人來說,像位于城區、硬件設施好、價錢便宜的北京第一社會福利院這種公辦養老機構,自然是安享晚年的上佳之選。
雖然各地有各地的标準,但評判核心都是基于年齡、自理能力、精神狀态、感知和溝通能力、健康風險及照護難易程度的不同而決定。在北京地區的養老機構,如果失能老人需要請一位1對1的護工照顧起居,每月至少要為此花費8000元左右。
第一種是家庭養老護工,類似于俗稱的保姆,大多是養老消費者通過親朋介紹或是中介招聘來的。一般來說,都是老人家庭提供吃住,主要工作内容是買菜做飯、助浴擦身以及精神陪護。
工作時間視家人而定,如果周末孩子回家,他們則能歇息一下。如果不能,那就是7x24小時的陪護。他們的工資視老人的自理能力在4000-6000元左右浮動,逢年過節有不定期獎金。
第二種是養老驿站的護工,其工作内容和家庭養老護工大差不差,隻是時間上的差别,12小時的工作薪資大概在3500-4500元左右,如果能照顧更多的老人、工作更長的時間,則會獲得績效獎金。
第三種是養老院的護工,工作内容相對繁重,存在一看多的情況,工資視能力、勞動時長、勞動難度以及照看數量而定,在4000-7000元左右浮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