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元宵節傳統食物 吃什麼東西

元宵節傳統食物 吃什麼東西

美食 更新时间:2025-08-25 06:39:08

  元宵節是農曆正月十五,人們常說過了元宵節,這個年就完整了,也過完年了,那麼元宵節傳統食物有哪些呢?元宵節吃什麼東西呢?接下來就跟随本期的飲食文化一起來看看吧!

  元宵節傳統食物

  湯圓

  元宵節,南方人吃湯圓,北方叫元宵,主要祈求全家團團圓圓。做湯圓所用的糯米性平、味甘、補虛調血、健脾開胃、益氣止瀉,有暖中、生津和潤燥的功能。宋元元初時,湯圓已成為元宵節的應節食品,所以人們又稱它為“元宵”。

  元宵依餡論,分有餡和無餡兩種,有餡元宵又有鹹、甜、葷、素之分;按制作方法分,有手中搓制、元宵機制和竹匾水滾等諸種;按粉制區别,則有糯米面、高梁米面等。

  生菜

  廣東人過元宵節時喜歡“偷”摘生菜,拌以糕餅煮食,據說這種食品代表吉祥。廣東人的性格平和實在,對節慶也最圖一個好意頭,平時最常用于新店開業等節慶場合的生菜,也是元宵節必備的節慶用品。經常成為南方飯桌上常見蔬菜的生菜,名字就和“生财”諧音,因此也被看做是象征富貴吉祥的喜慶之物。

  油茶

  元宵節夜晚的吃食,平地曰“十五扁,十六圓”,一天吃餃子,一天吃元宵;山區則是“十五打油茶,十六捏扁食”。正是所謂的“十裡不同俗”。打茶是用筷子攪着茶面下鍋做油茶也曰面茶。

  油錘

  元宵節的應節食品,在南北朝時澆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但這項食品主要用來祭祀,還談不上是節日食品。到了唐朝鄭望之的《膳夫錄》才記載了:“汴中節食,上元油錘。”油錘的制法,據《太平廣記》引《盧氏雜說》中一則《尚食令》的記載,類似後代的炸元宵。也有人美其名為“油畫明珠”。

  餃子

  正月十五到了,北方有吃餃子的習慣,河南人有“十五扁、十六圓”的元宵節習俗、傳統,所以正月十五應該吃餃子。餃子是一種曆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

  棗糕

  豫西一帶的人過元宵節喜歡吃棗糕,帶有吉祥如意的寓意。棗糕原是清朝宮廷禦用糕點,其味香遠,入口絲甜,含有維生素C、蛋白質、鈣、鐵、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既能補脾和胃、益氣生津;還有保護肝髒、增加肌力、養顔防衰之功效。

  粘糕

  粘糕又名年糕。元宵節除元宵、面條外,還有吃粘糕的。唐代名醫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食治》載牶“自梁米,昧甘、微寒、無毒、除熱、益氣。”唐代之後,元代也有元宵節食糕的記載。

  面燈

  有一種習俗是從漢朝就流傳下來的,那就是正月十五點豆面燈。元宵節的燈光是吉祥之光,能驅妖辟邪祛病,因此正月十五捏豆面燈就是老百姓祈求新一年阖家幸福,家業興旺。

  豆面團

  昆明人喜歡吃豆面團,做法跟元宵差不多,是将豆炒熟後磨面,團成丸子後用水煮熟即可,口感不錯。

  糟羹

  台州一帶每年正月十四看過花燈之後食糟羹。糟羹用肉絲、冬筍絲、香菇、木耳、鮮蜻、豆幹、油泡、川豆闆、菠菜等炒熟,再加入少許米粉,煮成帶鹹味的糊狀食品。正月十五喝的糟羹為甜的,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蓮子、甜棗、桂圓等做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