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泡小青柑,有三大泡法和三大注水方式,即小青柑三大泡法:1、掀蓋沖泡法;2、碎皮沖泡法;3、鑽孔沖泡法。
小青柑三種注水方式:第一種、從柑皮外注水;第二種、從柑皮與熟普的連接處注水;第三種、從熟普中心注水。三種泡法和三種注水方式相輔相承,是沖泡小青柑最常用的泡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泡出一杯滋味還不錯的小青柑來,但也存在着很多問題和弊端,下面就具體來看看。
1、采用掀蓋沖泡法——很多人喝小青柑的人反映,有時候喝到的小青柑,“隻有柑味,沒有茶味(隻針對熟茶)”,柑味過重,滋味過酸,喝不了幾倍就不想再喝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那是因為,掀蓋沖泡,水接觸面積最快最直接的是柑而不是裡面的熟茶,等裡面熟茶的味道被析出來,融入茶湯的時候,外面柑皮的味道早已經大量的融入于水了。因此,從頭幾泡來講,茶湯的顔色較淺較淡,而口感四柑味偏重。
2、采用碎皮沖泡法——這和掀蓋沖泡法泡出來的茶湯呈截然相反的狀态,熟茶味重,而柑味很喝不出來。
3、采用鑽孔沖泡法——這恐怕是小青柑用得最多的沖泡法,因為這種泡法相對以上二者在口感滋味上來說,較為中和,既不會柑味過重,也不會熟茶味過重。而且耐泡程度除了掀蓋法,其次就是它了。怎麼算都是最中間的,泡法雖然很好,但也有自身不足之處,那就是過于“中庸”,沒有太明顯的特點。
衆所周知,小青柑的滋味要達到理想的狀态,應該是熟茶味道略大于柑味。若柑味過重,熟茶味就會被掩蓋;若熟茶味過重,柑就不能發揮它刺激口腔口感滋味的作用,也及無從體現出柑的存在特點來。因此,在以上泡法都未能完全釋放小青柑滋味的時候,需要一種正确的沖泡法——小孔注水法。
那什麼是小青柑小孔注水法呢?小孔注水法其實是源于掀蓋,中于鑽孔,止于碎皮的沖泡法。換言之,就是小青柑沖泡的時候,需要掀蓋、鑽孔,卻不碎皮,底部朝上,細水線對着底部中心小孔注水的一種沖泡方式。這種方法既能一定程度上釋放了熟茶的滋味,又能讓柑味很好的融入到茶湯之中,最後才能喝到一杯滋味更加濃郁,醇香的小青柑來。
小青柑小孔注水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用蓋碗沖泡;第二,水溫需在93攝氏度以上;第三,對準中心小孔注水,不能側孔注水;第四,用細水線注水;第五,沖泡時間要在7秒以上;第六,出湯要快,注水完3秒後即可出湯。
重要的細節來了,小青柑小孔注水與三者相比最大的區别在于,不是對着小青柑掀蓋子的正面朝上沖泡,也不是對着鑽孔的地方注水沖泡,更不是對着柑皮就注水了。而是把小青柑翻過來,底部朝上,用細水線對着底部中心小孔注水。
這樣的泡法既避免了掀蓋沖泡頭幾泡柑味過重的問題,又避免了碎皮沖泡熟茶味重于柑味道的弊端,更優于鑽孔注水帶來熟茶和柑味道對半的尴尬局面。
而所謂好的小青柑的口感滋味是,熟茶味道略大于柑味道,而不是“對半”狀态,也不是偏得哪個過重。如果偏向哪一方偏得過重的話,那麼還不如直接去買熟茶喝,買柑橘來吃,這樣味道還來得更直接些!
然,正因為二者來自天然,人工巧妙而成,所以它必須具備一定的特點特性,永遠不能做“中間派”,也不能偏哪一方過重,這才是小青柑應該呈現的真正味道。
但現實中,往往很多人泡小青柑,把其中的原理和方法搞反了,以至于泡出來小青柑,不是熟茶味過重,就是柑味過重……(作者:葉風,本文來源:普洱世家)
關于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南茗佳人高級評茶員微号:6480348(長按複制)交流學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