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柳家歡 通訊員 奕超超
本報訊 移動互聯網時代,随着各類網絡遊戲興起,遊戲賬号也成了明碼标價的商品,有玩家為了一個心儀賬号不惜一擲千金,也有玩家出售賬号賺回些許成本,這讓不法分子從中嗅到“商機”。近日,家住嶽林街道的高中生小王(化名)就遭遇了這樣的騙局,賣号不成反被騙走1000元。
7月13日上午9時許,小王玩厭了某款遊戲,打算出售遊戲賬号賺一筆錢,于是在“某某貓”交易平台發布了出售信息。當天上午10時許,有“買家”通過QQ找到小王,提出要購買遊戲賬号。
“這效率也太快了!這才在網上挂了1個小時!”小王一邊驚歎網上賣号的速度,一邊着手和“買家”交易。看似順利,年輕的他實則已陷入圈套。沒過多久,“買家”曬出一張僞造的交易截圖,稱已将購買遊戲賬号的1000元彙至“某某貓”交易平台。
截圖界面和交易平台一模一樣,上面不僅有1000元的訂單金額,還顯示了平台“已認證”的字樣。之後,“買家”又提出,為登記安全過戶,雙方都需在平台上交1000元保證金,待交易完成後将全額退還。還沒等小王反應過來,“買家”給小王發了一個鍊接,要求小王點擊鍊接進入網頁,并按照網頁上客服的指導,掃描指定二維碼轉賬1000元。
小王見交易截圖如此逼真,信以為真,就沒有登錄官方平台核實,直接按要求轉賬。可誰知,完成轉賬後,“買家”竟稱還需轉賬3000元用于擔保。此時,小王母親恰好看到這一幕,在了解小王的交易經過後,意識到可能被騙,立即向屬地派出所報警。
警方提醒:暑假來臨,遊戲賬号(裝備)交易類詐騙進入高發期。遊戲玩家務必提高警惕,遊戲開發商不支持私人間的遊戲賬号裝備買賣,不要相信網友提出的“官方交易平台”。凡是客服稱賬号被凍結,要交解凍金、保證金等費用的,都是詐騙。家長們也要注意,不要把自己的銀行卡綁定在未成年人使用的微信、QQ上,提醒子女注意用網安全,提高電信網絡詐騙防範意識。
(來源:甯波市奉化區人民政府網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