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波羅?對年輕人來說這名字也許陌生,但在中老年人心目中,他可是位知名度很高的表演藝術家。
年輕一代基本沒看過《51号兵站》這部電影,電影梗概是,1943年,新四軍秘密設在上海的51号兵站因叛徒告密遭到破壞。新四軍青年幹部梁洪,奉命喬扮幫會頭子範金生的門徒“小老大”前往上海,利用範金生的大徒弟、吳淞巡防團團長黃元龍的人脈關系,恢複兵站工作。日軍情報科長馬浮根監視、盤查“小老大”無果後,日軍又将黃元龍提升為吳淞要塞副司令,誘惑梁洪出來活動。
黃元龍送“小老大”的貨船啟航時,馬浮根突然趕來,指揮特務強行登船檢查,發現船上并無軍用物資後才放行。黃元龍對馬浮根反感至極恨之入骨,倆人水火不容。梁洪為運送新四軍急需的無縫鋼管,向黃元龍亮明了真實身份,勸他以民族大義為重,也為自己和家眷的安危、後路着想。黃元龍終于省悟,處死了馬浮根,并派巡邏艇護送梁洪的貨船安全駛出吳淞要塞。
“小老大”(梁洪)由時任上海海燕電影制片廠演員梁波羅扮演。梁波羅後來還在《藍色檔案》等影片和電視劇中飾演角色,但“小老大”的形象最為經典,既是他電影生涯的開山之作,也是他藝術創作的高峰。
說起他的名字,還有個有趣的來曆:1938年12月31日,梁波羅在陝西西安呱呱墜地。梁波羅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小時他長得胖乎乎、圓溜溜像個球似的,父母歡喜地用英文叫他球。為了照顧他,父母雇了個保姆,保姆是河南人,發不出這個音,于是把他叫成了菠蘿,日子久了,他就被家人稱為菠蘿了。後來,梁波羅有了弟弟,家人為了區分幹脆叫他們大菠蘿、小菠蘿。他進了上影廠,決定改名梁仁,但他主演的影片字幕和海報上已經印上梁波羅三個大字,生米煮成熟飯,使他改名的打算泡湯。現在說起來,他很開心這個名字一直沒有重名。
梁波羅還是新中國電影演員出版歌曲專輯第一人。1980年梁波羅開始涉足歌壇。他在拍攝電影《子夜》之餘,參加了上海歌劇院、上海電影樂團、上海芭蕾舞團舉辦的音樂會,由于他的演唱以情帶聲、以聲傳情、情緒真切,18場演出場場爆滿。
半年後,他在上海電視台中秋文藝晚會上演唱了歌曲《賣湯圓》,大衆媒體的作用使他歌手的形象廣為人知。1983年,梁波羅應中國唱片公司廣州分公司邀約錄制了第一盒歌曲專輯。之後,雲南音像出版社和白天鵝音像公司分别給他出版了歌曲專輯。他的《草原之夜》、《賣湯圓》、《清晨》、《南屏晚鐘》、《憶江南》等歌曲至今人們仍記憶猶新。
1992年,正當梁波羅在熒屏上頻頻亮相時,卻患了死亡率極高的急性壞死性胰腺炎。第一次手術後,連續10多天高燒不退,隻能靠輸液維持生命,醫院多次發出病危通知。但梁波羅以頑強的意志,積極配合醫生再次手術治療,最終轉危為安。
2017年,梁波羅獲得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金鳳凰獎中的特别榮譽獎。由于年齡的原因,梁波羅已經不拍戲了,但他依然很忙。近些年他在上海和全國各地舉辦了上百場公益講座,他在講座中不純粹談表演,常聊的主題是“人生”,聊的是人如何挺過磨難和苦難。
朗誦是梁波羅晚年最擅長的表演形式,他說:“年輕的時候就喜歡朗誦,我現在經常參加朗誦活動,因為成了朗讀者,我現在的生活很充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