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飲料含哪些成分誘發癌症

飲料含哪些成分誘發癌症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8-13 11:48:28

  飲料含哪些成分誘發癌症(常喝甜飲料或純果汁)(1)

  從左至右依次為鮮榨果汁、可樂、蔬果昔、運動飲料、果雜飲、巧克力奶昔和能量飲料及其對應的含糖量。圖片來源:British Dental Association

  - 編者按 -

  最近,一項含糖飲料的研究讓公衆刷新了對純果汁的認識。與其他含糖飲料一樣,看似健康的純果汁也與癌症風險增加有關。這是危言聳聽還是真知灼見?中國對含糖飲料的政策如何?請看《知識分子》的深入報道。

  撰文 | 李 娟 陳 然

  責編 | 陳曉雪

  目前正值暑期,男女老少人手一瓶飲料幾乎是假期外出的标配。然而,市售飲料裡多多少少都含有添加糖,包括碳酸飲料、果蔬汁飲料、運動飲料、茶飲料、含乳飲料、植物蛋白飲料和咖啡飲料等。

  近日,在《英國醫學期刊》(BMJ)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指向了包括純果汁在内的含糖飲料與癌症風險的關系 [1]:每天飲用100毫升含糖飲料,與總體癌症風險增加18%、乳腺癌風險增加22%有關;每天多飲用100毫升純果汁,與總體癌症風險增加12%有關;飲用越多,癌症風險增加越高。

  研究者指出,由于含糖飲料的高血糖指數、高血糖負荷與高胰島素血症、2型糖尿病以及全身炎症有關,這些都可能促使糖尿病相關癌症包括乳腺癌的發生。除了糖的影響,焦糖色飲料(比如可樂)中的添加劑(4-甲基咪唑)、純果汁中的殘留農藥也都可能與癌症風險有關[2,3,4]。

  “這項研究是詳盡可信的,血糖效應、激素反應 (包括但不限于胰島素) 和炎症标志物升高等因素,均可能獨立或互相依賴地增加癌症風險。另外,高糖攝入對腸道菌群的影響也可能與癌症風險增加有關。” 耶魯大學預防研究中心主任、健康公益宣傳組織 True Health Initiative 創始人 David Katz 評論說。

  無論胖瘦,都要小心甜飲料

  研究者調查了10萬多名法國健康成年人的數據,其中79%是女性。通過膳食問卷,研究者對參與者日常攝入的3300種食物和飲料進行分析,并做了平均5年多(最長9年)的随訪。期間,近2200例癌症确診,其中包括693例乳腺癌。在所調查人群的日常飲品中,純果汁占比為45%,其他含糖飲料占36%,人工甜味劑飲料占19%。

  研究還發現,低糖飲料也與癌症風險有關,這可能由于人們對低糖飲料的攝入量要高于高糖飲料。此外,由于數據不足,該研究并沒發現人工甜味劑(甜菊糖、三氯蔗糖和阿斯巴甜)飲料與癌症的關聯。同時,該研究也沒發現水、不加糖的茶和咖啡與癌症的關系。

  研究者強調,這是一項觀察研究,并不說明含糖飲料或果汁引發癌症,還需更多研究去探索二者是否存在因果關系。

  不過,此前已有多項研究表明含糖飲料或果汁的确不利控制體重,而超重或肥胖又是多種癌症的危險因素,可部分解釋含糖飲品與癌症風險的關聯。但是很多BMI(體重指數)正常、不超重的的人仍然會罹患癌症。

  研究者觀察到含糖飲料攝入越多的人,其内髒脂肪(比如肝髒或胰髒的脂肪)的堆積也越多,而内髒脂肪堆積已被證明與癌症風險有關,研究者推測這也可能是最終導緻癌症的機制之一。

  David Katz 指出:“研究作者并沒有對所調查人群的總體飲食質量進行觀察。那些喝含糖飲料較多的人,可能吃的加工肉類也更多,或者壓力更大,或者整體健康意識較差,總體飲食質量較低,這是極有可能的。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這很可能說明 1)含糖飲料與癌症風險有因果關系。2)含糖飲料代表總體飲食質量較低,而這的确是增加癌症風險的原因。我懷疑兩者都是真的。”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現含糖飲品與癌症風險增加的關系。單就果汁來說,之前有研究觀察到飲用純果汁與甲狀腺癌風險增加之間的關聯 [5],以及柑橘類水果和果汁與皮膚基底細胞癌和鱗狀細胞癌風險增加之間的關聯 [6]。

  今年4月份,加拿大發布了最新版本的膳食指南,其中也不再推薦每日飲用純果汁。果汁無法替代全水果的健康益處,除了升糖指數高,将水果榨汁的過程會因氧化作用失掉大量的維生素C和多酚,同時也失掉了不溶于水的膳食纖維、鈣鐵等礦物質。在多國膳食指南中,水是唯一推薦飲品。

  中國亟待推廣控糖政策

  世衛組織建議,對于一個成年人而言,每天攝入添加糖不超過50克,最好不超過25克。2017年一項針對北京海澱區市售飲料的調查顯示 [7],93種飲料的平均含糖量高達9%,更有79種飲料的含糖量超過英國設定的紅色警戒标準(11.25克/100毫升)。也就是說,一瓶市售純果汁或甜飲料的含糖量就已超過最佳推薦量。

  2018年,英國開始針對含糖量超過5%(5克/100毫升)的飲料進行征稅(簡稱“糖稅”),以減少糖的消費,減輕公共衛生負擔。其他征收糖稅的國家還有墨西哥、法國等。

  根據一項中國27個城市居民的調查,有近一半的10歲以上居民每天都會喝含糖飲料 [8],其中兒童、青少年攝入量問題值得高度關注。2012年,中國9個地區的調查顯示,農村兒童飲料平均消費量高達每周1400毫升,城市兒童為每周587毫升。2014年的調查顯示,3~17歲常喝飲料的兒童、青少年,僅從飲料中攝入的添加糖提供的能量就超過總能量的5%,城市兒童遠遠高于農村兒童,且呈上升趨勢。另根據2017年全國口腔流行病學調查,中國5歲兒童齲齒率高達70%,含糖飲料難辭其咎 [9]。

  伴随含糖飲料的流行,同期,中國成人和青少年肥胖增長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2012年全國18歲及以上成人超重率為30.1%,肥胖率為11.9%,6~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率為9.6%,肥胖率為6.4%。2016版的《中國學齡兒童膳食指南》已明确強調“首選白開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這一項 [10]。

  飲料含哪些成分誘發癌症(常喝甜飲料或純果汁)(2)

  《中國兒童平衡膳食算盤》,圖中兒童身跨水壺跑步

  2018年,在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辦事處組織全國相關領域專家編寫的首部《中國兒童含糖飲料消費報告》中,提出建議開展中國兒童含糖飲料及添加糖消費狀況的專項調查,建立消費監測和評價系統,了解不同人群的消費行為,進而根據數據評估并制定相關政策。

  近日,中國出台《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計劃 [11],其中減糖是膳食“三減”(減鹽減油減糖)行動的重要部分。除了進一步明确對添加糖攝入量的控制目标,該計劃同時提出:

  政府要加快研究制定标準限制高糖食品的生産銷售;加大宣傳力度,推動低糖或無糖食品的生産與消費;加快修訂預包裝食品營養标簽通則,增加蔗糖等糖的強制标識;鼓勵企業使用食品安全标準允許使用的天然甜味物質和甜味劑取代蔗糖,進行“低糖”或者“無糖”的聲稱;鼓勵消費者減少蔗糖攝入量;鼓勵商店(超市)開設低脂、低鹽、低糖食品專櫃等。 參考文獻:

  [1] Chazelas Eloi, SrourBernard, et al. Sugary drink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cancer: results from NutriNet-Santé prospective cohort BMJ 2019; 366:l2408.

  [2]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4-Methylimidazole. In IARC Monographs on the Evaluation of Carcinogenic Risksto Humans. vol. 101: Some Chemicals Present in Industrial and Consumer Products, Food and Drinking-water, pp. 447-459. 2013

  [3] Nardin T, Barnaba C, Abballe F, et al. Fast analysis of quaternary ammonium pesticides in food and beverages using cation-exchange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isotope-dilution high-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J Sep Sci2017;40:3928-37.

  [4] Albero B, Sanchez-Brunete C, Tadeo JL. Determination of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 in fruit juices by matrix solid-phase dispers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y. J Agric Food Chem 2003;51:6915-21.

  [5] Zamora-Ros R, Beraud V,Franceschi S, et al. Consumption of fruits, vegetables and fruit juicesand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risk in the European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into Cancer and Nutrition (EPIC) study. Int J Cancer2018;142:449-59.

  [6] Wu S, Cho E, Feskanich D, et al. Citrus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basal cell carcinoma an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skin. Carcinogenesis 2015;36:1162-8.

  [7] Lin L, Li C,Jin C, et al. Sugar and energy content of carbonated sugar-sweetened beverages in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cross-sectional study BMJ Open 2018;8:e022048.

  [8] N. Zhang,C. Morin, I. Guelinckx, et al.Fluid intake in urban China: results of the 2016 Liq.In7 national cross sectional surveys.Eur J Nutr. 2018,57(Suppl 3):77-88.

  [9] 馬冠生,鄭夢琪。迫切需要控制兒童含糖飲料消費。中國學校衛生,2017年5月第38卷第5期。

  [10] 學齡兒童膳食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學齡兒童膳食指南。

  [11]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衛生健康委網站。

  制版編輯 | 皮皮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