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月30日)上午10時
甯蕪鐵路擴能改造工程
(甯蕪鐵路外繞項目)
全面開工啦!
今天上午,在南京南站北廣場西側地塊進行南京南隧道盾構始發井基坑開挖,标志着甯蕪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全面開工建設。
項目總工期按56個月安排,
初步計劃2025年完成路基、橋梁、隧道等土建工程,
2026年三季度完成鋪軌和站改工程,
2027年5月份完成驗收。
實施甯蕪鐵路擴能改造,特别是南京城區段(滄波門至古雄)改線外遷,将有效消除鐵路平交道口安全風險,化解原線路穿城而過帶來的割裂城市、噪音幹擾、污染排放、交通擁堵等問題。
這一工程的推進,是落實“生态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的具體舉措,更是呼應群衆“看得見摸得着”民生熱點的辦實事工程,對于增強鐵路網靈活性,促進鐵路沿線産業結構升級調整,優化城鎮化空間布局等具有重要意義。
南京城區段(滄波門至古雄)
改線外遷後
空間怎麼使用?
甯蕪鐵路古雄至滄波門段外遷,外遷後原廊道空間,可回歸給城市其它功能使用。
據記者采訪獲悉,計劃主要從兩方面來利用老線的釋放空間:
一是從路網織補角度出發,利用廊道空間貫通斷頭路,縫合現狀被甯蕪鐵路割裂的兩側交通;
二是在鐵路的線性空間利用上,結合城市發展需求和現場建設條件,研究推進分段布置地鐵、道路、管廊、綠道等多種功能,形成空間複合利用的綜合交通走廊。
今天動工的南京南隧道
将下穿秦淮新河
其盾構段情況如何?
南京南隧道長度約14.4公裡,為全線控制性工程,施工工期按36個月安排。
其中,下穿秦淮新河盾構段長度約2.3公裡,工程技術難度大,盾構結構洞徑9米,下穿河道段落覆土淺,施工期采用河底換填混凝土和填充膜袋砂的方式,運營期采用壓重盾構斷面,在兩側和仰拱填充混凝土,以解決隧道抗浮問題。
目前,正啟動基坑開挖及盾構機改造工作,計劃2025年完成盾構施工。
期盼30餘年
終于“動”起來!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南京就與鐵路部門啟動了甯蕪鐵路外繞的相關研究,曆經多年,終于在2021年12月8日在南京舉行了甯蕪鐵路擴能改造工程開工動員會。
甯蕪鐵路外繞推進曆程⇊
上世紀90年代,南京市與鐵路部門就啟動了甯蕪鐵路外繞的相關研究。
2001年,基本形成“利用鐵路廊道,外繞至南京南站”的共識。
2005年,原鐵道部與南京市政府聯合印發會議紀要,原則同意甯蕪鐵路外繞線位的相關意見。
2014年,原鐵道部和江蘇省政府聯合批複項目建議書。
2016年以來,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推進。基本完成甯蕪鐵路外繞工程沿線28節點技術方案細化研究工作;完成既有12條鐵路專用線調研工作并形成初步處置方案;完成外繞工程可研修編報告和貨場工可報告。
2019年11月,甯蕪鐵路滄波門至古雄段改線工程環境影響評估第一次公示。
2020年3月31日,南京市人民政府與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簽訂《甯蕪鐵路擴能改造(滄波門至古雄段)項目建設框架協議》,路地雙方進一步深化合作。
2020年7月28日,江蘇環保公衆網發布《甯蕪鐵路複線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第一次公示》。
2021年9月6日,南京市交通運輸局發布的《南京市交通運輸局2021年上半年工作總結和下半年工作思路》中提到,“甯蕪鐵路擴能改造工程正按照全線(含外繞段)單線電氣化方案推進可研批複程序”。
2021年10月30日,中國鐵路上海局傳出消息,國鐵集團、江蘇省、安徽省已完成甯蕪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可研報告批複會簽,項目計劃今年年内開工建設。
2021年12月8日,甯蕪鐵路擴能改造工程開工。
2021年12月,甯蕪鐵路下穿南京南站北廣場隧道部分工程,作為該項目先開段開工建設,隧道明挖段部分基坑開挖、排水、檢測等相關施工有序進行,為全面開工夯實了基礎。
2022年以來,路地雙方共同努力,加快項目前期工作,完成了環評、水保、通航、防洪等多項專題審批,完成了初步設計、施工圖階段研究和報批工作,為年内全面開工建設創造了有利條件。
甯蕪鐵路外繞項目
工程概況
甯蕪鐵路電氣化擴能改造工程,建設标準為Ⅰ級鐵路,電力牽引,設計牽引質量5000噸,設計時速120公裡,開行普通客車和貨車,項目正線長度約102.2公裡。
線路北起南京樞紐南京東站,途徑馬鞍山地區,南至蕪湖樞紐蕪湖東站。其中:
南京樞紐南京東至滄波門段、門南村至南京站客車聯絡線共計約11.3公裡實施電氣化改造;
滄波門至古雄段既有鐵路實施外遷,新建單線約29.7公裡,還建江甯鎮貨場;
古雄至蕪湖東段約62.5公裡實施電氣化改造和平改立工程,并對不滿足百年洪水位、通航要求及超限坡地段進行改造,建設古雄綜合維修車間、軌料基地;
封閉江甯鎮、銅井、安江、采石、當塗等5座車站。
站點設置
改造後的甯蕪鐵路全線設紫金山、滄波門、雙龍街、谷裡、古雄、江甯鎮南、馬鞍山、黃梅山、毛耳山、塔橋等10座車站。
隐于鬧市,困擾了幾代人的甯蕪鐵路
終于要搬了,欣喜又不舍
……
“嗚——”
一陣風笛聲響徹天空
一列貨車慢慢駛來
被鐵路一分為二的道路兩側
車輛暫停,行人駐足
“咣當,咣當——”
火車駛過,道路車流恢複
對于一些老南京人來說
這樣的場面并不陌生
甯蕪鐵路于1935年建成運營,是長三角地區承擔重要客貨運輸任務的國家鐵路線。這條鐵路線曾是國内建設時間最短、每公裡耗資最少的商辦鐵路,也曾經是中國最繁忙的單線鐵路之一。
然而,随着南京城市的發展,甯蕪鐵路沿線已經從過去的農田荒地,逐步成為連片密集的城市發展地區。尤其是滄波門至古雄段,已處于南京城區中心地帶。
如今,這條服役八十多年的老鐵路線,帶給現代城市生活的已不再不是便利,而是諸多的困擾。
麒麟、大校場、光華門、小行、中華門、西善橋、闆橋等闆塊由于被鐵路分割,沿線兩側成了南京城市發展的真空地帶和綜合治理的難點區域,鐵路沿線兩側發展不均衡的情況較為突出。
甯蕪鐵路晨光路路口靠近應天大街和雨花門地鐵站,周邊交通壓力巨大。
甯蕪鐵路客貨車日均流量約90趟,白天列車密度相對集中,每趟列車通過中斷平交道口道路交通約3-10分鐘,連續2趟列車通過中斷道路交通15分鐘以上的情況時有發生,早晚高峰時期經常堵車。
對于鐵路沿線的居民來說,鐵路給他們日常生活更是帶來了許多困擾。火車經過時,呼嘯而過的噪音與禁止通行的道路都像給人們按下了“暫停鍵”,隻能“定格”等待列車通過。
城市空間被割裂、帶來交通阻隔節點、噪聲幹擾……伴随着城市化進程的發展,改線顯得尤為迫切。
甯蕪鐵路擴能改造後
南京将發生這些變化
01
化解交通阻隔節點
完善城市交通路網發展
甯蕪鐵路實施外繞後,将有效化解沿線交通擁堵和安全風險,多處城市主、次幹道通行将不受鐵路影響。
拆除中和橋道口後,将新建長樂東路,實現與城市快速路的銜接,整體提升城東片區路網通行能力。
02
破解城市空間分割
整體打通城市發展脈絡
甯蕪鐵路外繞後,将縫合割裂的城市空間,整體打通城市發展脈絡,促進鐵路沿線經濟發展。
既有甯蕪鐵路線位将用于規劃建設地鐵8号線,地下穿行的軌道交通将成為銜接各闆塊發展的新支撐,地面綠化及交通配套等市政設施建設将成為城市空間布局的新景觀。
03
實現鐵路節能減排
積極改善沿線生态環境
擴能改造工程實施後,設計單位初步研究可降低原線沿線區域環境噪聲水平約10-20分貝,積極改善沿線鐵路噪聲幹擾問題。
同時,新建鐵路采取噪聲排放更低的電氣機車牽引,且工程設計隧道占比高,還将同步實施噪聲防治設施,進一步降低鐵路噪音對沿線人居環境的影響,實現鐵路運輸與沿線環境的和諧發展。
04
提升鐵路運能指标
強化沿江鐵路通道能力
甯蕪線位于中東部的連接地帶,是沿江中西部地區通往長三角的咽喉所在,實施甯蕪鐵路外繞,提升區段運能,對于強化沿江通道能力有着重大意義。
從運輸需求的匹配度來看,既有甯蕪鐵路外繞後,沿線貨場将整合優化,同步新建江甯鎮貨場,進一步優化南京鐵路樞紐貨運布局。
轉自:北極閣瞭望(記者:侯軒)
來源: 南京廣播電視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