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在日本名古屋所舉辦的“第三十一屆世界乒乓球錦标賽”的賽場之外,發生了“奇怪”的一幕:
美國乒乓球運動員格倫.科恩在一次陰差陽錯之下,居然上錯了車子,坐上了中國代表團的汽車!面對着對方的異國面孔,車上所有人陷入了驚愕之中。
世界賽是國際賽事,按理來說這隻是一件無足輕重的小事而已。可在這次事件所發生的時代背景之下,這件事的“分量”可一點都不小。
由于冷戰的原因,在此之前中美兩國已經對峙了整整二十多年,在此之間雙方的外交,經濟,甚至文化交往有着一段漫長的真空期,兩方關系說是“敵對”一點都不為過。
然而面對這位“不速之客”,我方代表運動員莊則棟卻展現出了友好的一面,在翻譯的幫助之下,兩人進行了一場愉快的交談,在臨别之際,莊則棟還主動贈予他一幅來自于中國杭州的織錦黃山風景畫,作為雙方友誼的象征。
這一幕被現場的記者拍了下來,随即便被各大媒體争相報道,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甚至還驚動了遠在北京的毛澤東、周恩來等人,為何毛澤東會如此重視此次事件呢?
主要得考慮當時我國的外交關系,中國在外交上已經陷入了困境,雖然中美兩國都想對對方和解,恢複正常化關系,但是卻苦于沒有一個良好的契機。
而在這一天,莊則棟則為兩國外交重啟鋪平了最後一段道路!之後幾天,在我國領導人的決策之下,對美國乒乓球代表團發出邀請,請他們前來訪問中國。
然而沒過多久,美方也邀請我國代表團前往,同年12月28日,周總理任命莊則棟為我國首個訪美代表團團長,踏上了前往美國的路,在此次會面中,美國總統尼克松親自在白宮玫瑰園接見莊則棟,引起了世界的轟動。
這一來一往之間,正如同乒乓球在球桌上的跳躍一般,成功為中美外交打開了大門。1972年2月,伴随着尼克松一行訪問中國,東西方外交史翻開了新的一章。
從揚州到北京,莊則棟的“北漂”之路 1954年,北京市少年宮業餘體校乒乓球小組迎來了一位新成員的加入,那就是時年十四歲的莊則棟,在高手如雲的首都,這位十四歲的少年很快就憑借着其優異的表現脫穎而出,次年就在北京市少年乒乓球賽上斬獲了男子單打比賽的冠軍。
莊則棟的驚人表現很快便吸引了中國第一位乒乓球女子世界冠軍邱鐘惠的注意。
多年以後,每當談起對于莊則棟的印象時,邱鐘惠總是會很率性地表示:莊則棟打球,就一個字,“爽”!莊則棟的特點就是主動向對手發起進攻,鮮少采取防守或者推擋作為應對。
他極其擅長直拍中近台和兩面快攻的打法,憑借着身體素質出衆,速度極快,莊則棟打球仿佛自帶着一股子“氣勢”,頗有下山猛虎的意味,因此,他也被同伴們贈與了一個綽号:“小老虎”。
最終,在邱鐘惠的決定之下,年僅十六歲的莊則棟被選入中國乒乓球隊。
不得不說,邱鐘惠的選擇是正确的,再加入國家隊的第二年,莊則棟便在在全國乒乓球錦标賽上,獲了自己的第一枚全國賽事金牌——混合雙打冠軍。
此後的他愈戰愈勇,先後多次出征海外,在國際舞台上拿下了多枚金牌。
莊則棟在巅峰時期有多強呢? 他曾經獨自一人包攬了從第26屆到第28屆世乒賽上的男子單打冠軍。
連續三次蟬聯世界冠軍這在當年引發了巨大的轟動,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世界乒乓球第一人,莊則棟的這個紀錄至今都沒有人能夠打破。
也正是由于這些成就的背書,這使得當莊則棟在與美國運動員格倫.科恩相遇以後,第一時間就引起了媒體的關注,進而促進了中美雙方的這場“乒乓外交”。
不得不說,在當時那個特殊情況,莊則棟的舉動也是冒着極大的風險,誰都不知道這件事情在國際上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但正是他那勇敢的一步的邁出,為中國外交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事後,毛澤東曾經對莊則棟的舉動進行了強烈的贊揚,稱他:“不但球打得好,還會辦外交,此人有點政治頭腦。”
人至中年,生活貧困,莊則棟的第二份婚姻 1972年,莊則棟的美國訪問結束,回到了祖國,之後的他便被任命為了國家青年隊的領隊兼總教練,開始了他的教練生涯。
1984年,四十四歲的莊則棟逐漸退居二線,離開了核心崗位,在北京市少年宮任教,借着培養青少年選手的由頭,開始了自己的半隐居生涯。
莊則棟的一生之中有過兩次婚姻,第一次發生在1967年,時年27歲的他與中央樂團的鋼琴演奏家鮑惠荞結婚。
婚後的兩人生下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分别叫莊彪和莊岚。
起初,這一家人的生活十分幸福,但随着兩人關系的逐漸冷淡,最終他們還是于1985年2月離異。
此時的莊則棟已經到北京市教育局下屬的少年宮擔任一名普通教練員,生活一度過得十分拮據,隻能和自己的母親一起住在在一座簡單的院落中。
根據多年以後,莊則棟的回憶,當時自己在少年宮教學生們打乒乓球,每月隻有幾十塊錢的津貼和三個世界冠軍所帶來的獎金:每個月三十塊錢。
在與妻子離婚後,他每個月要給自己的母親三十元的撫養費,還要給前妻照顧孩子的四十元撫養費,真正落到自己手中的生活費往往所剩無幾。
如果按照這麼個情況來看,自己的一生大概率是要掩埋在為柴米油鹽的奔波之中,徹底告别往日那個敢打敢拼的“運動健兒”的身份了。
然而在此時,一個人找到了他,正是由于這個人的出現,給莊則棟的晚年帶來了一絲難得的藉慰,她就是佐佐木敦子。
佐佐木墩子出生于1944年,比莊則棟小了四歲,她從小便跟随父母在中國的東北沈陽生活。
兩人第一次相遇還要發生在當年莊則棟作為乒乓球世界冠軍回訪日本之時,當時的佐佐木敦子由于熟悉中國語言,一眼就被眼前電視機裡這位唱着京劇的世界冠軍所深深吸引了。之後,兩人便取得了聯系,成為了朋友。
佐佐木墩子任職于日本伊藤萬公司,由于熟悉中文,她從1978年起,便開始常駐于中國,在北京進行生活。
在1985年夏季一個偶然的機會,這兩位老友再次相遇,此時的莊則棟已經離婚,正處于生活中的最低谷,看到萎靡不振的老朋友,佐佐木敦子心疼不已。
在這段孤獨的日子裡她傾注一切,陪伴在了莊則棟的身邊,就這樣,經過一年半的相處以後,兩人最終走到了一起,并且有了結婚的打算。
1987年,兩人敲定了結婚的計劃,然而當莊則棟把自己的決定提交給上級時,卻遭到了“駁回”,理由是:“你掌握國家機密,不同意此次結婚。”
彼時的中國尚未完全開放,甚至就日本駐華大使館也不願意為他們進行簽證,如果想要進行這段婚姻,那就意味着佐佐木墩子或者莊則棟一人必須放棄原本國籍。
面對這種情況,莊則棟沒有放棄,他多方奔走試圖找到門路,最終他決定給鄧小平寫信,最後在鄧小平的批準之下,1987年12月19日,佐佐木敦子和莊則棟終于走到了一起。佐佐木敦子也由此加入中國國籍,并且放棄了日本國籍。
婚後的兩人生活十分幸福,雖然因為此時,佐佐木墩子丢掉了在日企的高薪工作,但兩人卻并未對眼前的困難在意。兩人是因為京劇結緣的,因此在婚後他們最大的愛好便是一起看京劇。
每當佐佐木敦子有看不懂的地方,莊則棟就耐心地為她講解劇情。慢慢的佐佐木墩子自己也成了戲迷,她尤其喜歡聽青衣、老生。
在1996年的時候,莊則棟還與佐佐木敦子一起,根據兩人的往事,寫出了一本自傳,書名就叫《莊則棟與佐佐木敦子》。
莊則棟也由此開始了自己的隐居生活,甚至有一次,昔日的老朋友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來華訪問時,突然想要看看他,為此基辛格還專門找到了莊則棟所在的少年宮,希望能與他見一面,然而莊則棟用“出差了”的理由謝絕了這次見面。
不幸患癌,想要“有尊嚴的離去” 可是這段安享晚年的退休生活,卻在2008年的一天畫上了終止的句号。
這一年,莊則棟的身體出現了巨大的惡化,在前往醫院進行治療以後,莊則棟被查出癌症晚期。
莊則棟的一生是經曆過大起大落的,從昔日國際舞台上的運動健兒,奮勇向前,再到退休以後在少年宮做一名普普通通的教練,安享晚年。
面對這樣的結局,他展現出了驚人的勇氣和平靜,坦然地面對着這一切。
之後的日子裡,在妻子佐佐木敦子的陪伴之下,莊則棟開始了自己的求醫之路,接下來的五年時間中,他輾轉奔波與北京和上海,先後入住過多家醫院進行治療,并且接受了五次CT肝髒射頻消融手術,然而遺憾的是,他的病情沒有任何好轉。
并且手術還為他的身體帶來了不可挽回的傷害,此時他的健康肝隻剩下了八分之一左右,盡管醫生反複勸說他不要放棄,但是此時早已身心俱疲的莊則棟,還是提出了希望能夠利用藥物将自己“安樂死”的想法。
對于一位曾經叱咤賽場上的運動員而言,如今癱倒在病床上無疑是對自己最大的侮辱。
在生命的最後時刻,莊則棟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命運,此時他唯一的希望就是自己能夠“有尊嚴的長眠”,徹底離開這個世界,同時他還叮囑到自己的妻子佐佐木敦子,希望在自己死後不要為自己辦遺體告别儀式。
然而面對着這樣的情況。
莊則棟的醫生并沒有放棄希望,而是繼續加大努力,希望能夠挽救莊則棟的生命,隻可惜由于癌細胞的擴散,再優秀的醫生面對如此情況也隻能束手無策,莊則棟的病情還在持續惡化。
在生命的彌留時刻,莊則棟寫下了自己的遺書,交給了妻子佐佐木敦子。
在莊則棟的這份遺囑中,他寫道:
“在我離生命終點不遠的地方,在我即将離開人生旅途的時候,說幾句心裡話。感謝祖國這片崇高的聖地對我的培養;感謝勤勞善良富有犧牲精神的人民對我的撫育;感激具有聰明才智、獨到眼光的各級領導對我的厚愛;感激團結一緻、齊心協力、堅強的戰鬥集體對我真誠的幫助;感激在我生涯中,使歡樂倍增,痛苦減半的親朋好友,對我無私的支持;感謝北京、上海及全國各地的醫務工作者,為延續我的生命,精心治療所付出的心血。”
這份充滿感謝的信件,便是莊則棟留在世界上最後的痕迹。
最終,在2013年2月10日17點06分,一代乒乓名将莊則棟因搶救無效在北京佑安醫院去世,享年七十三歲。
莊則棟的一生是經曆過無數坎坷的,他曾經征戰世界賽場,名揚天下,也曾經為國外交,其在體育上和外交上所做出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但他的一生卻屢屢不順,從與前妻離婚,再到生活的結局,到最後晚年的患病在床,莊則棟是頑強的,也是不幸的。
但是,在人生的最後結束之後的最後一幕,莊則棟卻真正地實現了自己的願望,那就是“有尊嚴的離開”。
“還記得我第一次跟世界冠軍照相就是莊老前輩,乒乓球推動國際化的第一人,世乒賽三連冠的第一人。雖然因病去世,但是老前輩的精神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中國男乒隊員許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