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耳朵裡流黃水是怎麼回事嗎,很多人平時都不怎麼注意耳朵的保健,以為耳朵是人體比較堅強的器官,基本 不會出現什麼問題,所以經常性的忽略了耳朵,甚至還有一部分人經常使用硬物掏耳朵,讓耳朵進水等等,現在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耳朵裡流黃水是怎麼回事吧。
一、中耳炎
中耳炎最常見的症狀是耳内悶脹或堵塞感、聽力減退或耳鳴等,常發生于感冒後或不知不覺中發生。聽力減退,聽力下降、自聽增強。表現為轉動頭部可時而改善,時而堵塞。如隻有一耳患病,可能長期不被察覺。急性者中耳炎會有持續性隐隐耳痛或時而抽痛,慢性中耳炎患者耳痛則不明顯或伴有耳内閉塞或悶脹感,按壓耳屏可暫時減輕。多數為低調間歇性,如“劈啪”聲,嗡嗡聲及流水聲等。當頭部運動或打呵欠、擤鼻時,耳内可出現氣過水聲。中耳炎的危害也比較大,反複中耳炎會使鼓膜穿孔增大、中耳粘連硬化,使聽力進一步下降。如不适當用藥,另可引起内耳神經功能下降,導緻更難醫治。中耳反複發炎可導緻骨瘍型或膽脂瘤型中耳炎,骨頭受侵蝕時有可能導緻面神經癱、腦膜炎、腦膿腫等顱内外并發症,甚至有生命危險。所以患者要在症狀比較輕的時候采取治療措施,以免耽誤最佳的治療時機。
二、外耳道炎
果事前沒有任何不适,突然耳朵流黃水,要想到是外耳道炎,這大多原于外耳道進水、掏耳朵導緻皮膚感染;如果過去有過化膿性中耳炎病史,還要想到中耳炎複發的可能性。
三、日常保健
1、注意觀察,早期發現并發症。由于兒童特殊的生理特點,比較容易發生急性中耳炎,所以,各位家長應當注意兒童的衛生保健,盡可能減少急性中耳炎的發生,對于已經發生中耳炎的患兒應當做好家庭護理,一方面減輕兒童的耳痛,另一方面避免病情的進一步進展。
2、休息:急性中耳炎的患兒應當安靜休息,減少活動,年齡小的嬰幼兒也要盡量減少搬動,以減輕耳痛。如果化膿、鼓膜穿孔,應當患側耳朵朝下側卧,以便耳内膿液流出。
3、積極治療:治療急性中耳炎的過程中,應當遵照醫囑按時按量給藥。鼓膜穿孔後應經常用棉花、紗布将耳道内的膿液擦淨,以保持外耳道的清潔。還要按醫囑用雙氧水洗耳、滴藥。
4、飲食注意:嬰兒已母乳或者牛奶為主,但要适當增加進水量。年齡大一些的兒童,進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質或者半流質食物。以免反複咀嚼帶來的耳痛。
5、減少急性中耳炎的發病機會:不要卧位給孩子喂奶;喂奶後将小兒抱起,輕拍後背,以便胃内空氣排出;清洗外耳道時,要将耳廓向後下方牽拉,同時将耳屏想前方推,棉簽動作要輕,不要向上方挑動;積極治療感冒、鼻炎、咽炎、扁桃體炎等鄰近的炎症。
以上就是關于耳朵裡流黃水是怎麼回事的原因了,平時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護自己的耳朵,像是不要用硬物掏耳朵,不要讓耳朵進水,不要讓小蟲子之類的東西進入耳朵等等都是保護耳朵的關鍵,另外當耳朵出現不适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去醫院檢查治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