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兒童面癱 兒童面癱如何進行護理

兒童面癱 兒童面癱如何進行護理

母嬰 更新时间:2025-08-17 20:16:44

  兒童是全家人呵護的重點。如果寶寶的身體健康出現不适,那麼一家老小都會非常頭痛。兒童面癱已經成為了危害兒童健康的一種重大疾病。得了面癱怎麼治療呢?兒童面癱怎麼護理好的快呢?

  兒童面癱

  兒童面癱在臨床上以外傷、貝爾氏癱及中耳乳突炎為較普遍的原因,其中尤以外傷為最突出,此外,也有少數為先天性畸形及源于惡性疾患者。急性白血病所引起的外周性面癱都伴有白血病性腦膜炎,并通過治療白血病而獲得控制。

  檢查方法

  新生兒面神經檢查,主要是在其睡眠或安靜時,随意運動與表情運動(如哭如笑)時,觀察雙側面部是否對稱。舌前2/3的味覺檢查,可給服甜(如5%葡萄糖)或苦(稀的奎甯溶液)的液體,分别觀察其反應,正常者對苦味溶液引起皺眉并遭拒絕。

  較大的小兒,運動和味覺檢查與成人相同。

  康複護理

  本病由于人體氣血不足,衛外不固;風邪乘虛入中脈絡。氣血痹阻,筋脈失養而緻。

  一、飲食護理

  因本病使味覺與咀嚼功能減退,影響患兒食欲。護理中盡量選用适合患者口味,并富有營養、可口清淡、易消化半流質或軟質飲食,忌辛辣生冷刺激之品,以補氣血不足而利康複。

  二、心理護理

  分散患兒的注意力,使患兒密切配合各種治療,解除緊張情緒,對于稍大的患兒常因突然面容的改變,而感到恐懼、擔心,使患兒驅心病,除憂慮,樹立康複的信心。情志舒暢氣血調達流暢,有利于疾病恢複。

  三、黃鳝血塗敷護理

  《本草綱目》中記載:"鳝魚血,氣味甘,性微溫,無毒,其功效補中腑,益氣血,驅風邪,主治口眼歪斜。"方法是:睡前将活鳝魚斬尾取血,用毛筆飽蘸血塗患側面部,使塗上的鳝魚血不斷增厚幹燥,留至次晨洗淨血迹。

  四、熱敷護理

  注意适當休息,避風寒,外出需戴口罩,注意面部保暖,用毛巾浸熱水後濕敷患側顔面,每d5~6次,每次10min,也可用熱水袋熱敷面部,每次20~30min注意防止燙傷。

  還可用紅外線照射,燈距30cm每次照射15min,每d1~2次照射後用手輕揉面部,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效果更佳。

  兒童面癱要怎麼治療

  1、藥物治療

  一般采用營養神經(B族維生素)等藥物治療,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面部神經水腫、促進功能恢複。

  2、中醫治療

  對患者盡量不采用電針,電按摩過重、過頻刺激的治療方法,在采用針灸治療的同時,可配合中藥熏蒸及營養神經的藥物,有助于神經的恢複。

  3、A型肉毒毒素注射

  當面癱後遺症表現為面肌痙攣時可在痙攣部位注射A型肉毒毒素,注射盡量在肌電圖引導下進行,多數患者可取得滿意效果,但部分患者會在A型肉毒毒素注射後3~6個月後複發,再次注射仍然有效。

  4、手術治療

  對于保守治療無效的面癱後遺症患者可采用整形外科手術治療。目前國内外最新應用的方法是小肌肉遊離移植,其優點是無面部臃腫畸形及供區繼發障礙,損傷小,患者痛苦小,病程短,近期有靜态效果,遠期有動态效果。

  5、按摩治療

  點撚四白穴

  該穴在眶下孔凹陷處,瞳孔直下。以食指撚四白穴,邊撚邊漸施壓力,持續1~2分鐘。

  輪刮眼睑

  以兩手食指及中指的羅紋面,分别從眼内眦向外均衡刮上下眼睑各50次,然後輕揉眼皮20-30轉。

  指擦鼻翼

  以兩手食指羅紋面,分别從鼻根兩側向下擦至鼻翼兩旁迎香穴50次,在該穴處輕按揉1~2分鐘(迎香穴在鼻翼旁開0.5cm)。按壓由輕漸重。

  掌揉頰車和地倉穴

  以同側手之大魚際肌緊貼病側頰車穴(咀嚼肌高點),邊揉邊移至地倉穴(口角旁開0.5cm),往返50次。

  針灸如何治療小兒面癱

  1、針刺

  常用穴位是風池、醫風、陽白、太陽、下關、迎香、地倉、頰車、人中、承漿、合谷等,每次取7-8個穴位,每次留針20-30分鐘,每日一次,十次一個療程,療程間休息1-2天。

  2、穴位注射

  用維生素B12注射液100微克注射醫風、頰車等穴,每穴0.5毫升,每日或隔日一次,十次為一療程。

  3、艾灸

  點燃艾條後,熏灸病側,每日1-2次,每次30分鐘,十次一個療程,療程間休息1-2天。

  4、電針

  選取面部等穴位進行針刺後,通電10-15分鐘,采用斷續波或疏密波以癱瘓肌肉出現收縮現象為好,每日或隔日一次,十次為一療程。以上方法可以單獨使用,也可混合使用。

  結語:對于兒童面癱,家長們千萬要積極地配合醫生的治療。寶寶的體制比較弱,如果不細心呵護,很容易被疾病侵襲。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時刻的關注寶寶的身體健康狀況,這樣才能第一時間了解寶寶的發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