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膝骨關節炎該如何治療

膝骨關節炎該如何治療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8-29 22:20:39

  膝骨關節炎該如何治療

  1、透明質酸鈉膝關節腔注射

  透明質酸為膝關節腔滑液的主要成分,是關節軟骨基質成分之一,起到潤滑關節,減少組織間摩擦的作用;關節腔内注入後可明顯改善滑液組織的炎症反應,增強關節液的粘稠性和潤滑功能,保護關節軟骨,促進關節軟骨的愈合與再生,緩解疼痛,增加關節的活動度。常于關節内注射的劑量為25mg/次,每周一次,連用五周,須嚴格無菌操作。但近年來的某些研究結果認為,玻璃酸鈉等粘性物質的臨床療效并不明确,因此不被推薦使用。

  2、按摩理療

  按摩可明顯緩解患膝以僵硬為主的症狀,治療一般采用髌骨推拿、股四頭饑小腿三頭肌等手法治療,每周兩次,四周為一個療程。紅外線、激光、低頻等理療可以促進局部炎性物質吸收,使神經肌肉興奮性和生物活性升高,使局部血管擴張,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和組織營養,對于緩解部分疼痛僵硬症狀有一定療效。

  3、針灸取穴

  根據目前循證醫學的證據表明,針灸對于緩解以疼痛為主訴的膝骨關節炎患者,療效明顯優于按摩、理療等其他方法。但本療法是否具有相關遠期療效及預期轉歸,尚待進一步研究。取穴一般采用:内外膝眼、足三裡、三陰交、懸鐘、太溪等辯證穴,每周治療兩次,四周為一個療程。

  4、飲食療法

  (1)豬腎粥

  取豬腎1對洗淨切片,人參6克核桃肉10克與粳米200克加适量水共煮成粥,随意服用,每日1劑。功效:祛風除濕,補益腎氣。主治膝關節炎,證屬腎氣不足者。

  (2)桃仁粥

  取桃仁10克洗淨,搗爛如泥,加水研去渣,與薏苡仁30克,粳米100克同煮為粥,随意服用,每日1劑。功效:益氣活血,通利關節。主治膝關節骨關節炎,證屬氣虛血瘀,阻滞關節者。

  (3)冬瓜薏仁湯

  冬瓜500克連皮切片,與薏苡仁50克加适量水共煮,小火煮至冬瓜爛熟為度,食時酌加食鹽調味。每日1劑,随意食之。功效:健脾,清熱利濕。主治膝關節骨關節炎,證屬濕熱内蘊而濕邪偏盛者。

  (4)防風粥

  取防風12克,蔥白兩根洗淨,加适量清水,小火煎藥汁備用;再取粳米60克煮粥,待粥将熟時加入藥汁熬成稀粥即成。每日1劑,作早餐用。功效:祛風濕。主治膝關節炎,證屬風濕痹阻者。

  (5)薏苡仁粥

  薏苡仁30克、澱粉少許、砂糖、桂花适量。先煮薏苡仁,米爛熟後放入澱粉少許,再加砂糖、桂花。作早餐用,能清利濕熱、健脾除痹。

  (6)赤小豆粥

  赤小豆30克,白米15克,白糖适量。先煮赤小豆至熟,再加入白米作粥加糖,能除濕熱。

  (7)老桑枝煲雞

  老桑枝60克,雌雞1隻約500克,加水适量煲湯,用食鹽少許調味,喝湯吃肉。能溫經散寒、清熱除濕。

  這些練習能夠促進膝關節損傷的恢複

  最常用的:靜蹲練習

  背靠牆,雙足分開,與肩同寬,逐漸向前伸,和身體重心之間形成一定距離,大概40~50公分。此時身體就同時已經呈現出下蹲的姿勢,使小腿與地面垂直。大腿和小腿之間的夾角不要小于90度。因為蹲得太深,會明顯增加髌股關節的壓力,也不對大腿肌肉力量産生強烈的鍛煉效果。

  如果初次練習有困難,可以試試三星靜蹲,大腿和牆面夾角30度為一星靜蹲,60度為二星靜蹲,90度為三星靜蹲。從小角度逐漸過渡,等關節和肌肉慢慢适應後,再增加鍛煉強度。

  最易操作:繃腿練習

  也就是在膝關節伸直的時候(坐、立、躺時都可以做)主動收縮股四頭肌,使其繃緊,保持5秒鐘,然後放松2秒鐘,如此反複。每天最好做夠2000次。并不要求一次做完,可以分多次完成,效果相同。

  強度最大:抗阻練習

  第一步:直擡腿躺在床上(一定要躺着,如果坐着練習,比較容易受傷),在踝部綁個沙袋,重量可以根據自己的力量和感覺來定,沒有固定要求。一般1~3公斤即可。伸直位将整條腿擡起,讓腿與床之間的夾角在30度左右為最佳。保持5秒鐘,然後放下2~3秒鐘,如此反複。每天做3~4組,每組練習有效的指标就是肌肉感覺足夠疲勞了,就可以休息1~2分鐘。

  第二步:伸膝抗阻坐在床邊或者椅子上,踝部綁沙袋。從放松的屈膝位一直用力直到伸直膝關節為止。當然,最重要的練習内側的有效活動範圍是在接近伸直的30度範圍之内,所以如果重點在練習内側,則主要練習最後30度即可。練習要求同直擡腿。但要注意的是,由于運動的要領、強度不好把握,大家在進行上述運動時,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以發揮鍛煉的最大效果,避免運動損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