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馬步雖然好處多多,但是并不意味着适合每一個人,有的人在蹲馬步的過程中沒有任何的副作用,但是當蹲完馬步以後就會感覺到膝蓋很痛,那麼蹲馬步膝蓋痛是怎麼回事呢?對于這個問題并沒有确定的答案,畢竟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要學會一分為二的去看待,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蹲馬步膝蓋痛是什麼原因導緻的呢?
“紮馬步”動作不難,但鍛煉效果卻非同一般。不但能鍛煉肌肉,對關節也很有好處,尤其是長時間坐着的人容易骨質增生。因為人老腿先老,對于老人“紮馬步”可以防止骨骼、肌肉衰退,預防老化,有效減輕膝蓋關節疼等退行性疾病。
每天早、晚二次,每次10分鐘左右“紮馬步”。先雙腳分開,緩慢下蹲,如果要鍛煉大腿肌肉還可以緩慢下蹲,緩慢站起,練習上百次。
“紮馬步”看起來很簡單,做起來也要有一定的講究,首先鍛煉中要注意心理保持平靜,沒有雜念,臀部向後翹,膝蓋不超過腳,也不能閉氣,因為這可能會導緻心腦血管疾病,老年人“紮馬步”時不要蹲得太深,角度不要小于90度,要循序漸進,否則會引起頭暈眼花。不過剛開始可能有點不适,可以時間短些,實在堅持不住休息幾秒鐘,然後再繼續做。
蹲馬步時會動用到膝關節、踝關節、髋關節等多處關節,而作為人體三大負重關節之一的膝關節更是承受了很大的壓力。有資料顯示,人體屈膝30度,膝關節承受壓力和體重相等;屈膝60度,膝關節壓力為體重的4倍;屈膝90度,所承受的壓力是體重的6倍。
膝關節是重量傳導的非常重要的關節,人體的體重會通過膝關節才能傳導下去,如果蹲馬步超過了個人可以承受的鍛煉強度,容易對關節造成損傷。對于本身就患有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人來說,過度蹲馬步很可能會加重病變。
膝關節的彎曲度等于踝關節的彎曲度與胯關節的彎曲度的和,開始胯沒開的人,為了降低樁馬的重心,要不踝關節過度彎曲,要不凸臀以折胯,前者容易導緻膝蓋受傷,後者導緻上下勁路脫節。
樁馬的目的是把下盤練成拱橋,而一般人都會站成拉索橋,因此大腿會疼,但這是一個必須經曆的過程,過了這個坎,最後就會用胯的韌帶去撐。
蹲馬步膝蓋痛多半是因為自己長時間沒有進行體育活動突然運動而導緻,如果持續時間較長的話,則應該去正規的醫院接受檢查和治療,如果持續的時間較短的話,則不用放在心上,可以繼續進行蹲馬步,如果想要看到蹲馬步帶來的效果,則需要長時間的堅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