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性教育離不開社會這個大環境。然而,現實生活中存在着與社會進步極不相稱的、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醜惡現象。
調查顯示:性罪錯案件占青少年涉嫌犯罪案件的58.5%,青少年性罪錯案件比例增加,年齡趨于低齡化。筆者就此采訪了部分政法工作者、教育界人士和青少年問題專家,對青少年性罪錯進行綜合分析,筆者認為,青少年性罪錯在性教育環節上有以下主要弊端:
一、性心理教育遲緩
有關資料說明,目前,我國青少年的性早熟期與五十年代相比要提前1至2歲。一般說來,十三、四歲的少女和十五、六歲的少男,都相繼進入了性成熟期。這期間,他們還沒有形成獨立和健全的人格,缺乏駕馭和評判自己性行為是否合乎社會主義性道德與性法制要求的能力,特别是性心理教育相對遲緩,各種青春期問題,得不到及時足夠的幫助和疏導,因此,性教育也就錯過了阻止青少年性犯罪種子的萌芽期。
二、性規範教育滞後的後果
性道德觀念錯位。不少青少年對性道德存在模糊和錯誤的認識,有性罪錯的男青少年甚至認為玩的女人越多,本事就越大。犯有性罪錯的女青少年也隻講哥們兒義氣,不辨好壞,完全喪失了羞恥感。
性法制意識淡薄。據調查,有相當一部分青少年性罪錯者在捕前并不知道自己的行為已經違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