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間,北京市将實施少年兒童可以參加醫保的政策。對家長而言,患兒的醫療費用将可報銷。資料圖片
未來4年,少年兒童的就醫費用不單是家長買單了,還将由基本醫療保險來分憂。在10月16日發布的《北京市“十一五”時期就業和社會保障發展規劃》中,這僅僅是“大保障”的一個内容而已。
據北京市勞動保障局副局長宋豐景介紹,《規劃》涉及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等城鎮社會保險,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合作醫療、最低生活保障,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優撫安置、慈善、殘疾人事業發展等内容,是廣義上的大保障。
《規劃》确定了十一五期間就業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的主要任務和具體量化指标,并提出了确保規劃目标實現的保障措施,是十一五時期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的指導性文件。
■規劃解讀
學齡前兒童也可享受醫保
【規劃】十一五期間,北京市要完善覆蓋城鄉居民多層次的醫療保險體系。屆時,北京市要逐步将大、中、小學在校學生、學齡前兒童和城鎮其他居民納入城鎮醫療保險體系。
【現狀】北京市勞動保障部門透露,目前北京大、中、小學在校學生、學齡前兒童和城鎮其他居民有300多萬人。
對于中、小學在校學生和嬰幼兒來說,雖然可以參加少兒住院互助金,但首先少兒住院互助金的待遇要低于基本醫療保險,其次由于這屬于自願行為,因此至今全北京市隻有1/3的中、小學在校學生和嬰幼兒參加了少兒住院互助金。
因此,一旦北京市将大、中、小學在校學生、學齡前兒童和城鎮其他居民都納入城鎮醫療保險體系,因為這屬于政府強制行為,這些人都将被基本醫療保險所覆蓋,得到更好的醫療保障。
機關公費醫療向醫保并軌
【規劃】根據國務院的安排,北京市還要啟動中央及地方所屬機關、事業單位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工作,完成公費醫療制度向醫療保險制度并軌。
與此同時,還要進一步完善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制度,将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民辦非企業單位的職工納入工傷保險制度覆蓋範圍,擴大生育保險的覆蓋範圍,将機關、事業單位納入生育保險覆蓋範圍。
【現狀】自今年7月1日起,北京市率先将本市行政區域内所有全額撥款、差額撥款和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都納入到了工傷保險覆蓋範圍。
目前,根據《北京市企業職工生育保險規定》的要求,生育保險隻是覆蓋到了企業職工。
“公辦民營”盤活養老院
【規劃】十一五期間,每百名60歲以上老人有望擁有養老服務機構床位數2.3張,總數達5萬張。據透露,北京市要加快社會福利事業發展,加快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形成四級養老服務體系,建立市級養老服務示範基地。
除了制定完善準入标準等相關政策,還要推進養老服務社會化改革,推行“公辦民營”改革試點。所謂“公辦民營”模式,就是政府所辦養老服務機構,将打破由政府統管統包的做法,采取租賃、承包、以資金或技術入股合營等方式,引入社會力量參與經營管理,盤活現有機構。
【現狀】據透露,目前北京市每百名60歲以上老人有望擁有養老服務機構床位數的比例約為1.5%。如果達到十一五時期每百名60歲以上老人擁有養老服務機構床位數2.3張的标準,那麼這一比例就會提升100多倍,充分滿足有需求的北京市老人。
■追 訪
鼓勵辦個人保險賬戶 化解養老金支付風險
針對《規劃》中涉及的就業和社會保障等方面内容,記者10月16日采訪了北京市勞動保障部門的相關負責人。
記者:市人口老齡化逐步加快,給養老保險基金帶來潛在的支付風險,這個問題如何解決?
勞動保障部門:建立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系,是當前本市選定的主要對策。這要先從改革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出發,以形成職工多繳費多受益的激勵約束機制。按照國家統一部署,本市将逐步做實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将最低繳費标準調整到本市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另外,鼓勵和指導有條件的單位建立企業年金,提倡和引導職工參加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形成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系,也是不錯的選擇。
記者:十一五期間,首鋼等國有企業及事業單位的就業轉失業人員達78.76萬人,這麼龐大的包袱,政府部門将如何化解?
勞動保障部門:有關部門肯定要千方百計解決好勞動者就業和再就業問題,會完善并延長執行稅費減免、小額擔保貸款等促進就業政策,大力開發适宜就業困難失業人員特點的社區就業崗位,做好首鋼等國有企業重組改制、兼并破産、調整搬遷過程中富餘職工的分流安置工作,依法引導和規範企業規模裁員,這些都是促進就業的法寶。
■關鍵詞點擊
流浪乞讨:跨省救助
《城市生活無着的流浪乞讨人員救助管理辦法》規定的“城市生活無着的流浪乞讨人員”,是指因自身無力解決食宿,無親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農村五保供養,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員。
十一五期間,北京市将完善跨省救助,危重病人、精神病人救助,未成年人救助保護,長期滞留人員安置以及社會力量參與等工作機制。
家庭寄養:完善管理
兒童家庭寄養,是指經過規定的程序,将民政部門監護的兒童委托在家庭中養育的模式。北京市從1987年開始試行“集中供養與分散代養相結合,以分散代養為主”的收養模式。1996年初,開始進行家庭寄養試點。至十五期末,北京市共有1000名孤殘兒童寄養在社會家庭。
十一五期間,北京市将繼續加強對“三無”、“五保”、孤殘兒童等特殊困難群衆的福利服務保障力度,完善家庭寄養管理服務體系。
慈善事業:優惠稅收
慈善事業是社會廣泛參與,慈善組織運作,由社會募捐、項目實施等組成的慈善活動體系。
在大力發展慈善事業方面,北京市要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及支持措施,同時積極培育和發展各類慈善組織,拓寬慈善募捐渠道。《京華時報》 (2006-10-17 第007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