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同性戀者,很多人都想到它那與衆不同的地方,連日來,記者通過種種渠道接觸了幾位同性戀者。
女老總快餐店叙往事
陳小姐是個集團公司福州分公司的一個副總經理,今年32歲,是個上海人,身材高挑而不失豐滿,女人味十足。如果不是先入為主的念頭,是絕對想不到她會是個同性戀者。
采訪她,頗費了一番周折。聽說記者來訪,陳小姐的第一個反應是拒絕,後來通過朋友的幾次好說歹說,她終于答應與記者見面,說好隻談公司的事,不談私事。記者答應了。12日中午,她約記者來在東街口見,本以為她會約記者到一個比較安靜的地方坐下好好聊,然而他卻約了記者來到達明路上的一家餐廳。
雖然約好隻聊公事,但是我們的話題還是觸及到了她的心靈深處。她說,從她懂事那天起,父母就經常吵架,每一次吵架都是父親挑起來的,而每一次受傷害的總是母親,至今,陳小姐不知道為什麼母親自始至終沒與父親離婚。
餐廳裡,四周都是鍋碗聲和吵鬧聲。陳小姐托着下巴陷入深深地回憶中。朋友告訴我,或許正是小時候所受的心靈創傷,使她對異性産生了很強的敵意。
當記者小心翼翼地提到她的同性戀朋友時,她沉默了約四五分鐘,突然說:“我有朋友,一個很好的朋友,但不是你們眼中的男朋友,她也姓陳,是一個藥劑師。自己平時喜歡和她到迪吧蹦迪,經常蹦到下半夜。……或許你們覺得不可理解,但這是我們自己的私事,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
交談的近一個小時内,她的電話響起了三次,她告訴記者,兩次是她朋友打來的。她說,自己來福州整整8年了,她和她的同性朋友已經交往3年多了。她們在一起過得非常愉快。隻是最近比較忙,見得時間少了,但是們每天都要通上幾次電話。
說到這,她的臉上充滿了幸福感。
網上女教師呼喚理解
在網上,她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綠籬笆。綠籬笆姓楊,她說自己喜歡上網,一天用在網上的時間不少于6個小時。
她給人的感覺是思維很活躍,打字速度也很快。她說自己畢業于北方某名牌大學研究生院,現在是一個大學老師。
頭一次聽她說自己是個同性戀者,吃驚不小。她說自己從不忌諱這點,隻有這樣,才能跟真正的Q友聊天,也隻有這樣,才能認識到真正的朋友。
楊老師說,在網上什麼樣的人都有,不少人心懷鬼胎,甚至騙人下水。而對于同性戀,大多數人又是懷着排斥的心理,因此,真正跟她聊下去的人很少,起初一些人還以為她跟對方開玩笑,但是後來知道了她是同性戀者,就自動停止了。
記者問她如此坦誠,就不怕有什麼影響?對此,她自有她的道理,她認為在網上,其實沒必要遮遮掩掩,上網,雙方彼此看不到,平時不好意思說的話,都可以在網上暢聊。
她的另一半也是她的同學,從小她們就是同桌,感情很好,現在她們經常上街。最愛的活動,除了上網外,就是爬山。
幾次聊下來,出于好奇,記者還是與她通了電話,她說,自己自信是一個好老師,在私生活方面,她不想讓别人來幹涉,其中也包括自己的父母。對于同性戀的原因,她不肯說,隻是希望更多的人理解同性戀者。
楊老師是網上記者接觸的三個同性戀中的一個。與楊老師一樣的是,當記者以真實生活與他們交談時,他們都希望别人以更加寬容的态度來對同性戀者。
“同志酒吧”情深義重
在有些地方,人們把同性戀者叫作“同志”。有意思的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愛好:泡吧,泡另類酒吧。有的人幹脆把一些另類酒吧直接稱作同性戀酒吧。據了解,另類酒吧在福州的出現也是近年的事情。
連日來,記者走訪了幾家另類酒吧。印象較深的是五四路的一家另類酒吧,這家酒吧到了晚上十點才算正式營業,那晚,記者步入了—家“同志酒吧”,在昏暗的燈光下,靠近酒吧大門的一個角落裡,一對戀人緊緊地抱在一起,從他們穿着,記者一眼就辨認出他們是兩個年紀約二十五六歲的男人。過了幾分鐘,他們開始大膽地接吻,記者實在無法多看一眼,同去的朋友一把拉住記者,說:“這在同志酒吧,是很正常的現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