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怎樣跟孩子談“性”
孩子發問時正是好時機
心理學家建議,或許對孩子的身體所發出的第一個字眼,就已經是進行了一種教育。告訴孩子,他們的身體是上天所賜予的珍寶,陰莖與陰道同身體中的其他器官并沒有任何區别;無論是何種體型、膚色,基本上都是美好的。這種健全的意識,将可以為日後青春期及青年期的性認知奠定正确的基礎。
通常孩子到了四五歲,不但會對自己的身體感到好奇,也會想認知他人的身體。當他看到别人的身體和自己的不同時,就會想知道原因。至于身體各部位及其功能,應該給予明确的解釋,同時冠上正确的名稱。如果在你自己的成長過程中,性是個隐諱的問題,這時你可能就得求助于書報、雜志或圖書館了。
稱生殖器官為:“下面的”、“小公雞”、“尿尿的”等名稱有何不妥?首先,賦予身體某些部位特殊或滑稽的稱呼,會讓孩子認為身體的各個部位并不是生而平等的。耳朵、肚臍等部位可以侃侃而談,對有些部位卻總是吞吞吐吐,這種态度上的差别,會使孩子覺得你所以避而不提,一定有什麼不對勁。
說得多不如說得正确
不使用正确的稱呼,等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也會産生溝通上的困難。屆時老師隻會聽到一屋子此起彼落的聲音,卻沒人曉得諸如陰莖的正确名稱。孩子所尋求和理解的知識,随着他們的成長而有所改變,知識的起點,即是從對身體的認知。在一開始讓孩子認知他們的身體時,就該直接而坦誠,并且保持一貫的說法;而後在孩子日漸長大的過程中,你再逐漸把更複雜的過程詳細叙述給他們聽。經過這種方式,孩子對性就能有堅定而持續的認知基礎。
不過,對孩子而言(不論是小孩子、大孩子,甚至于已經長大成人),行為永遠比言語更有效。孩子可以通過雙親間的相互交往,例如:關懷、溫柔或細膩的小動作,學習到許多。性也包括我們對他人的态度、如何愛惜自己,以及我們的一颦一笑等。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們就能由所見到的所感受到的中學到許多。或許你會覺得驚訝,孩子竟是從襁褓期就開始通過大人的擁抱、撫觸和四周所彌漫着的親密氣氛在認知性;但不論如何,請了解孩子這種特性,并加以正确的性教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