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升學壓力,處于青春發育期的少年還有着許多小煩惱,有些心理問題,甚至直接影響到他們的身心健康和成長。究竟哪些問題讓他們的心靈不堪重負?這些問題又該如何一一化解呢?
長沙市心理學會秘書長劉正華說,目前全國有3000萬心理有問題的青少年,其中中小學生心理障礙患病率為21.6%至32%,而且近幾年呈上升趨勢。長沙市心理學會2009年的一項抽樣調查表明,中小學生心理問題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學習壓力、人際交往困擾、情緒失調、職業理想和未來取向不明、青春期成長煩惱等。
面對最常見的學習壓力,長沙市一中學生處主任彭健說,有的學生會出現焦慮,總擔心學習成績,導緻聽課效率下降,精力不集中,出現失眠等睡眠障礙。緩解孩子的學習壓力,對家長的要求是多鼓勵,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學習壓力大的孩子往往對自我要求較高,容易産生挫折感。家長要把着急和擔心放在心裡,用自己積極樂觀的情緒影響孩子。
而對于學生本人來說,一是建立合理的期望值;二是悅納自我,增強自信心。要客觀全面評價自己,不因為一時的落後、失利而否定自己,要善于發現自己的優勢和特質,并加以發揚,用一個個小小的成功來為自信奠定基礎;三是要靈活減壓,如運動減壓、音樂減壓、呼吸減壓、傾訴減壓等。
劉正華認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志表現為以下六個方面:身體健康、認知正常、感情成熟、人格健全、關系和諧和行為穩定。身體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必要基礎,但不是它的必然保證。除身體條件之外,心理健康還包括認知、感情、人格、人際關系和行為舉止等方面的因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