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高度緊張,考試一結束,巨大的學習壓力驟然消失,從極度緊張到極度放松,反而使高考生心态失控。考後往往是考生心理問題的“井噴”時期。
成績公布前,等待過程中的未知性很容易使考生産生焦慮。有些考生感覺考得不理想,唉聲歎氣、愁眉不展,心情跌到谷底,茫茫然不知做些什麼才好。另一些考生顯得很興奮,租來成堆的影碟,沒日沒夜地看。這兩種都屬于考後心理危機的集中釋放,需要進行正确的心理疏導,擺脫消極情緒的困擾,防止出現抑郁甚至更嚴重的心理問題。
而成績公布後,每個考生又由于考試成績不同,而産生巨大的心理差異:考得不理想的自責、愧疚,恨自己平時不努力,覺得對不起老師、家長;考得好的也容易放縱,成天上網、遊泳、唱歌、聚會,過度宣洩情緒,造成不良後果。身體本身就是一個平衡體,絕對的放松和緊張都可以打破這種平衡。不但對身體健康不利,也往往會在心理上形成空虛、麻木的精神狀态,導緻正常心理狀态受到破壞。
考生考後出現“心病”,與家長也有很大的關系。雖然社會對高考的高關注度這個大環境不能改變,但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可以緩解考生在應試過程中的種種心理問題。而且家長處理危機、面對困難的态度,可以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相反,家長要求苛刻,遇事急躁,不能冷靜處理問題,除了會給孩子增加無名的壓力外,也會把同樣的處事方式傳給孩子。大部分家長在考前和考中會盡力從飲食、環境、心理等各方面為孩子做好服務。高考結束後,往往就将注意力全部轉移到“能考多少分”、“分數線是多少”這些問題上。有的家長甚至對考不好的孩子表現出失望的情緒,給孩子臉色看。這些都會使孩子承受巨大壓力。
作為考生家長,無論孩子考得怎麼樣,都不要埋怨和責備。目前,家長要做的是幫助孩子調整心态,積極面對現實,同時幫助孩子選好志願,不斷給孩子前進的信心和勇氣。家長不妨在高考後多陪孩子參加一些社會活動,還可以與孩子談心、聊天,幫助孩子減輕思想包袱。如果考生在考後很難恢複生活規律,注意力不能集中,心情跌落谷底無法自拔,或者家長過于焦慮,心态失衡,難以自我調整,應該盡早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