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卧撐、引體向上、深蹲三個動作組合成為了徒手健身的“鐵三角”,而俯卧撐最為上肢訓練最方便快捷的動作,在新手期間非常容易出現關節疼痛的情況,而其中手腕疼就困擾了很多初學者。
那麼接下來就聊聊關于俯卧撐手腕疼的那些事兒!
我把俯卧撐手腕疼的主要原因歸為以下3大類。
1、手掌壓力不均勻
一般來說我們做俯卧撐的時候都是要求,手掌食指朝前或者虎口朝前,這樣對于手腕來說是比較舒适的,這種姿态下,手掌是均勻受力的,而如果出現了下面4種情況,那麼手掌某處的壓力就會增加,就會導緻疼痛。
由于手掌過度的内旋,會把過多的壓力轉移到手肘外側根部(小魚際附近)。
手掌空心做俯卧撐主要是掌根在受力。
大拇指擡起、大魚際幾乎不受力,導緻小魚際附近受力過多。
仔細看下圖,即使在食指朝前的姿态下,肘關節朝外過多,還是一樣會把壓力壓在手掌根部的外側。
對于肘關節過度朝外,如果再結合上前面的手掌内旋,那麼就會出現下面這樣的動作,這樣做可以稱之為“關節毀滅者”,不隻是手腕,就連肘關節、肩關節都容易出現疼痛。
2、手放太後
手放太後一般主要出現在街頭健身愛好者身上,因為大部分人都有一個終極目标,俄式挺身。而俄挺必經之路就是沖肩和腰間俯卧撐。
對比一下腰間俯卧撐和普通俯卧撐手腕的彎曲程度你就會發現差距。普通人即使不是做俯卧撐,就單純把手腕彎折到這個角度都會疼,更别說做俯卧撐了。而且這種壓力是随着手往後放的距離增加而增加的。(順帶提一下,我自己親身經曆,為了練俄挺,手腕疼了将近半年)
3、動作速度過快
先幫大家複習下高中物理知識,慣性力的大小遵從公式:F=ma(a是物體的加速度,m是物體的質量)。回到俯卧撐,俯卧撐的速度越快,那麼加速度也就越大,身體下去的時候對于手腕的沖擊力也就越大,這種現象在爆發俯卧撐中體現得尤為明顯。
1、調整姿勢
首先是調整手的位置,先把手調整到食指朝前(如果練俄挺,那麼虎口朝前),然後把全手掌按在地面上,手的支撐點是五個手指頭、掌根、指根,其餘位置可以不接觸地面。
其次就是調整肘關節的角度,建議在下去的時候肘關節朝外打開幅度是在45度到貼緊身體這個區間内,而手的位置就盡量放在胸肌的正下方。
那麼,由此,就可以得到俯卧撐的正确做法:
俯卧撐起始位置
标準俯卧撐示範
2、俯卧撐支架
這種架子的名稱有很多,比如俄挺支架、小雙杠等等(沒有的話用啞鈴也是一樣的),使用這種架子做俯卧撐一方面增加了上斜角度,手腕壓力減少,另一方面壓力會直接通過支架往下傳導,由于有東西抓握,俯卧撐穩定性也會加強,手腕壓力也會減少。
當然,對于新手來說,不建議選擇純木制的或者鋼鐵制的,最好是選擇那種有泡沫包裹的,這樣可以起到緩沖壓力的作用。
3、護腕
護腕基本上是練徒手必備的了,但是選擇護腕建議選擇纏繞式的,相比普通護腕來說,它可以調整松緊度,傳統護腕沒辦法調整松緊度,太松了起不了保護作用,而太緊了會壓迫血管。
4、代替動作
代替動作,可以選擇做下面三種俯卧撐,他們都能減少手腕的壓力。
使用拳頭接觸地面,避免了手腕直接接觸地面,減少手腕壓力。建議在拳頭下面墊上一塊瑜伽墊或者毛巾,這樣可以避免表皮磨損。
上斜位相對地面俯卧撐來說,上肢受到的壓力變小了,手腕疼痛的幾率也就更小了。這個動作還可以作為初學者俯卧撐進階過程中的訓練動作。
手指俯卧撐也是避免了手腕直接接觸地面,減少了手腕壓力,同時手肘俯卧撐還能有效的鍛煉到小臂的肌肉。
5、控制速度
合理的動作速度不隻是可以緩解手腕壓力,還可以增加訓練的效果,一般來說俯卧撐推薦的速度是“211”,也就是兩秒下、停一秒、一秒推起。當然,如果覺得俯卧撐比較簡單,那麼可以嘗試“221”、“222”、“323”等等這樣的速度。
除了前面所講的原因會導緻手腕關節疼痛,其實熱身也會,隻是熱身常會被人忽略掉,尤其是在冬天,關節僵硬、關節内的滑液不足,更容易出現關節疼痛。建議在俯卧撐之前,先做下列幾個手腕熱身動作。
動作一
伸直手臂,手臂不動,雙手握拳,大拇指由内而外的畫圈。
圖源網絡
動作二
雙手十指相扣,掌根相觸,盡量保持大臂不動,然後旋轉手腕。
圖源網絡
動作三
雙手合十,放于胸前,以兩小臂為軸,前後轉動雙手,此過程兩臂用力往内擠壓。
圖源網絡
以上三個動作,在俯卧撐訓練前,每個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各完成20秒,重複兩組即可。
手掌位置、肘關節角度、動作速度,這些都是俯卧撐的細節點,隻有做好這些小細節,綜合起來才能做出一個标準的俯卧撐。
在學習其他動作的時候也是一樣,不要光看其表面然後就模仿,而是要去學習其本質的、細節的東西,才能把它做得更加完美。
希望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感謝閱讀,如有疑問,歡迎提出,我将盡力為你解答!
關注“@街頭健身大飛”了解更多健身知識!
#俯卧撐# #街頭健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