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陶淵明重陽

陶淵明重陽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8-24 03:01:43

陶淵明重陽(重陽節讀陶淵明)1

農曆九月初九是重陽節,有登高、插戴茱萸、賞菊、飲菊花酒、

吃重陽糕、騎射、圍獵等風俗。

《易經》定"六"為陰數,"九"為陽數,九月九日,

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

上可追溯至先秦。

《呂氏春秋》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

藏帝籍之收于神倉,祗敬必饬。"

"是月也,大飨帝,嘗犧牲,告備于天子。"

三國時曹丕的《九日與鐘繇書》中亦有

"歲往月來,忽忽複九月九日……以為宜于長久,故以享宴高會"之句。

到東漢末年,重陽節已形成。


陶淵明重陽(重陽節讀陶淵明)2

《九日閑居 并序》 晉·陶淵明

首四句開篇即議,由人世之短引出人們渴慕生世久長。人生在世, 亦不過數十寒暑。生命短暫,人是過客,不過一彈指、一晃神,便去了此生。于是,人們心中總有欲念,企慕長壽永生,自生諸多煩擾。

眼下即是如此。倏忽之間,重陽節便已依序順時而至。因重陽乃九月初九,總覺九九暗含久久之意,所以,人們便甚愛重陽這節日。

中間十句寫景抒情。是日,露水凄清,暖風已止,秋高氣爽,是難得清明的好天氣。深秋的時令,空氣中有一種沉厚之感,令人心境漸甯。這時節,南飛的燕子未曾留下蹤影,北來的大雁卻尚有餘聲。

陶淵明重陽(重陽節讀陶淵明)3

陶淵明彼時是清苦的離群之人,心中總有一些清悠的郁悒在。于是,逢這重陽日,他便難免想飲酒去憂。又想到,坊間說菊花可防年衰歲老,有養生之效。

隻可惜,他自己不過是個隐居的貧士,竟隻能讓思親團聚的喜悅之節白白過去。又見面前因無錢沽酒而空空如也竟似蒙塵的酒器和身旁獨自榮枯無人問津的秋菊,心中更是有一番說不出的蕭索,悲涼上心頭。

陶淵明重陽(重陽節讀陶淵明)4

末四句寫得真是好,語詞簡靜淡遠,又着實大氣。"斂襟獨閑謠,緬焉起深情"二句,王鎮遠意譯為"整斂衣襟,獨自閑吟,而思緒遼遠, 感慨遙深"。大約是他隐居時日太久,心中郁結之思終于可以借機表達, 于是便忽自起身深思,蒼涼感慨之情溢出。

句中的"深情"二字,雖未言明"深情"為何事,但我理解為,是懷想起一些都已折戟沉沙的青年理想。于是,才又寫下結尾二句"栖遲固多娛,淹留豈無成",說自己隐居山林多年,怡然歡悅,樂趣不少,卻也疑惑,難道滞留這塵世間隻是為了得到一無所成的終年?

這首詩應當作于陶淵明晚年。依照詩序當中所寫,"餘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九華即為菊花),寄懷于言",與《宋書·陶潛傳》中的一段記載十分吻合:"嘗九月九日無酒, 出宅邊菊叢中,坐久,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後歸。"

陶淵明重陽(重陽節讀陶淵明)5

上文是說,陶淵明歸隐後閑居家中,某年重陽,他家貧無酒,隻是在自家門前賞菊良久。但正巧,彼時任江州刺史的王弘派人送來了酒。因有人身着白衣,親送美酒上門,他也不覺得自己寒酸落寞,便不推不拒,坦然接過美酒,暢飲至醉。他的天性裡有一種随性、自然的态度,絲毫不為世俗所束。

但也真的是生活無奈。世事沉浮,他雖匿居多年,卻到底還是有些東西難以徹底放下。他也曾是壯志盈心的青蔥少年,也有過激情四溢的青年、壯年。慶幸的是,他是一個有着清醒的自我認知的人。他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需要過什麼樣的生活,應當做出怎樣的選擇。

陶淵明重陽(重陽節讀陶淵明)6

清 王時敏 杜甫詩意圖冊

他是凜然的男子。知道自己生性恬淡,終不願為俗世濁氣所染, 到底還是執迷于山水簡淡。于是,他過了這麼多年淡潔如水的時光。

正如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裡的自我摹寫,是在低微淡泊處怡然自樂的人:

陶淵明重陽(重陽節讀陶淵明)7

又想起那一篇傳世的《桃花源記》,忍不住依然要贅引于此。也是無奈,隻因它太美。多念幾遍後,便驚覺胸中有股清氲之氣,由内而生,緩緩漫出。似是自己便成了那腳蹬木屐,飄然若仙的世外之人。也似見,近處是美人噙花在口,遠處是山水依約,恍若刹那就如臨仙境。

陶淵明重陽(重陽節讀陶淵明)8

讀陶淵明,有那麼一刻,對"生"這件事,心中燃起了從未有過的無限冀望。人生莫過一杯菊花酒,非酽即淡。

這是屬于他的重陽。

-

END

圖/《歲時書,古詩詞裡的中國節日》插圖、網絡圖片(侵删)

文:王臣


延伸閱讀

陶淵明重陽(重陽節讀陶淵明)9

讀古典之詩,品中國節日,立體展現中國傳統節日之美。

中國文化遺産推廣讀物,一本中國節日的美學讀本。

解讀中國節日的精神内核,呈現傳統文化的美學精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