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母雞和公雞哪個成活率高

母雞和公雞哪個成活率高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21 21:47:15

母雞:“如果有的選,我願意成為一隻公雞!”

本來原雞在野外的日子,别提有多開心,吃飽了随便産幾枚蛋,也算是生活一大趣事,出人意料的是,雞蛋被人類給惦記上了,原雞不僅被馴化圈養成家雞,還要不停的産蛋給人類吃,反而是公雞,什麼事都不用幹。

下面一起來揭開“為什麼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生蛋”的奧秘。

母雞和公雞哪個成活率高(母雞為什麼不和公雞交配就能産蛋)1

母雞生蛋的全過程

母雞的生殖系統主要由卵巢、輸卵管構成,首先母雞的卵巢中開始誕生卵子,接着卵細胞會在卵巢中慢慢生長發育,逐漸産生卵黃物質,淺色卵黃最終形态為蛋白,深色卵黃最終形态為蛋黃。

接着雞蛋進入輸卵管第三部分,在這地方,蛋清表層會包裹上一層淡淡的膜,也就是卵黃膜,同樣這個步驟也是受精的關鍵,如果母雞體内有公雞的精子,那麼卵黃就能成功受精,形成受精卵,不然就沒機會了,因為下一步就會進入制造蛋殼環節。

母雞和公雞哪個成活率高(母雞為什麼不和公雞交配就能産蛋)2

在産生鈣質腺體殼腺的作用下,雞蛋殼就會逐漸形成,其中47%的鈣物質來源于母雞自身的骨質中,其餘53%的鈣,則來源于食物的攝入。

雞蛋殼在形成過程中,也會發生色素沉着反應,這會影響雞蛋殼的光澤,在大約20小時過後,整個雞蛋就形成一個完整體,最後被母雞排出體外。

母雞和公雞哪個成活率高(母雞為什麼不和公雞交配就能産蛋)3

家雞被馴化的曆史過程

據資料顯示,家雞的祖先應該是原雞分支中的紅原雞,最早由哪國馴化不太好說,但基本馴化起始時間為1萬年前左右。

當時人們并不是貪圖家雞的蛋,而是發現這家夥一到天亮就會“喔喔”地叫個不停,所以就抓了幾隻過來當“鬧鐘”。

由于當時紅原雞并沒有被馴化,所以從野外抓來的那批很快就死了,人類隻能再去抓,随着抓捕次數越來越多,紅原雞的存活時間也随之增加,很快人類就發現,這種雞怎麼還會下“石頭”?

結果他們敲開後驚奇地發現,雖然“石頭”外表硬邦邦的,裡面的物質卻十分美味,于是紅原雞的悲慘命運開始了……

人們開始大量捕捉紅原雞,接着就是馴化,在此過程中,産蛋效率低的雞被淘汰,留下來的都是“下蛋高手”,當然為了繁殖,人們也抓了很多雄性紅原雞,随着一代代的馴養,紅原雞就演變成了如今随處可見的家雞。

母雞和公雞哪個成活率高(母雞為什麼不和公雞交配就能産蛋)4

母雞下蛋的意義

不管是否被人類馴養,雞都是下蛋的,這是一種生物本能,但母雞不知道體内的蛋是否受精成功,當然也沒有條件去檢測,所以雞會通過“多下蛋”的方式,來盡量提高繁殖後代的幾率。

此外,多産蛋還有另一重意義,那就是給敵人送食物,就好比10個雞蛋,其中隻有1個是受精成功的雞蛋,母雞雖然不知道是哪一個,但敵人也不知道,假設敵人要叼走5個雞蛋,那麼受精成功的雞蛋幸存下來的幾率就非常大。

大自然中很多生物都會用瘋狂産蛋的行為,來變相保護已經受精的蛋能成功孵化。

母雞和公雞哪個成活率高(母雞為什麼不和公雞交配就能産蛋)5

為什麼母雞下蛋後會瘋狂大叫?

1.炫耀

雞屬于群居生物,而且領地性很強,當母雞成功下蛋後,雖然它不知道有沒有成功受精,但在潛意識中,母雞會認為自己給族群做了貢獻,所以會通過大叫的方式,來展示自己的成績。

2.疼痛

下蛋畢竟是個技術活,母雞可能因為疼痛感,所以會大叫,而且這種方式也能通知公雞前來保護雞蛋。

3.呼喚同伴

在野外,原雞通常是吃完這塊區域,再跑去那塊區域吃,總之就沒有固定的生活區域,而母雞下蛋的時間,又不會受到主觀因素影響,所以存在雞群行走途中,部分母雞突然要下蛋了的可能性。

下完蛋後,母雞通過呼喊的方式可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同時也能讓“鄉親們”等等它。

母雞和公雞哪個成活率高(母雞為什麼不和公雞交配就能産蛋)6

為什麼原雞跟蛋雞的下蛋差距這麼大?

原雞生活在野外,除了要面對各種天敵的侵擾,還要費盡心思去尋找食物,而“下蛋”又是極其消耗能量的行為,所以原雞并不是每天都産蛋,真正野外的原雞基本在2~5月份産的蛋比較多,這也跟食物是否豐富有關系。

如果原雞每天都要産蛋,可能還沒等到天敵過來,自己就已經營養不良挂掉了,所以原雞的産蛋量多少,完全取決于生存環境,其中包括安全、食物、溫度等等。

而且原雞在下蛋後,會将自己切換成“孵化模式”,直到小雞破殼而出後,原雞才會繼續産新一輪的蛋,基本上每年在十幾枚雞蛋左右。

母雞和公雞哪個成活率高(母雞為什麼不和公雞交配就能産蛋)7

家雞由于生存環境優渥,雖然被人類馴養,但它們同時也不再需要時刻擔心天敵、食物、住所等問題,因此在各項環境指标不錯的情況下,家雞是沒有固定繁殖期的,但它依舊會将自己切換成“孵化”模式。

所以很多農戶在飼養家雞時,一旦發現家雞下蛋,就會把雞蛋拿走,這樣就能讓母雞不進入孵化狀态,從而繼續産蛋。

農戶養殖的家雞每年産蛋量約為300枚,但在現代化養殖業的影響下,人們通過各種飼料、光照的手法,讓母雞加快下蛋效率,簡而言之,母雞每天的任務就是吃,吃完後趕緊下蛋,這就是工廠的蛋雞。

據2018年的數據來看,我國僅僅這一年,就吃掉了2652萬噸雞蛋……所以蛋雞對人類社會做出的貢獻是極大的。

母雞和公雞哪個成活率高(母雞為什麼不和公雞交配就能産蛋)8

如何區分受精雞蛋跟非受精雞蛋?

受精雞蛋的蛋黃,在強光照射下,會出現明顯的黑色陰影,如果經過孵化,受精雞蛋甚至還能看到胚胎的成長發育情況,而未受精雞蛋在強光照射下,并不會出現任何陰影。

此外,受精雞蛋的蛋黃有明顯的細胞組織狀,孵化時間越長,蛋白變化模樣就越大,毛蛋就是最顯著的特征區别,未受精的雞蛋就是咱們吃的那樣,蛋黃蛋清分明。

母雞和公雞哪個成活率高(母雞為什麼不和公雞交配就能産蛋)9

結語

綜上所述,母雞生蛋确實用不到公雞什麼事,在我們農村,一般公雞隻留1~2隻,其他孵出來的公雞,要麼賣給人家來收土味的老闆,要麼就自家吃掉,母雞就養着吃點土雞蛋。

現在看來,公雞也就在繁衍方面有點用,其他方面真沒什麼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