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科協首席科學傳播專家,程海英在30多年的教學生涯中,用愛心去努力诠釋三尺講台的神聖與高貴,她數十次獲得了醫院、高校、衛生局的優秀教師稱号,迄今為止課堂授課時數居北京中醫醫院之首。
程海英認為,時下首醫中醫系很多學生是被調劑過來的,換言之,他們最初是沒有學中醫這個志願的,這就需要通過老師的授課、帶教、實習來改變他們的想法,讓他們切身感受到中醫的博大精深和魅力無窮,從而願為之奮鬥終生。“中醫的發展離不開教育,與其抱怨憂患中醫的前景,不如從我做起,從教育做起。”
結緣中醫 做生命的“守護天使”
“我從童年到少年,身體一直不太好,平均每個月至少要高燒一次,父親便帶着我去醫院看中醫。每次看病回來,父親首先要對照藥方上的中藥,翻開中藥學書籍,從性味、功用、藥量到禁忌,進行一次全面的了解。一次,随父親到東單藥店,一個伯伯一邊抓藥一邊對我們說,這個醫生開的藥不錯而且也不貴,每服藥一毛錢。當時我就問,醫生是誰?父親回答:吉良晨。這是我有生以來記住的第一個中醫大夫的名字。沒想到,多年以後會有幸得到這位大夫的指點。”這一幕始終記在程海英的心中。
高中畢業那年,程海英在家等待分配工作。那段時間,父親買的一套二版中醫系列教材深深吸引了她,她接觸到了從未見過的詞語:陰陽五行、藏象、經絡等,感覺開了“天窗”。“2014年,我在收拾東西時,無意中翻出了一個小筆記本,一看正是40年前自學中醫時所做的有關辨證論治、陰陽五行、髒腑等内容的筆記,不禁反問自己:難道冥冥之中命運早有安排,注定我此生與中醫結緣?”
程海英曾被分配到北京化工廠做了一名儀表工,盡管工作繁忙,常年三班倒,但她一直沒放棄讀書。“國家恢複高考那年,我參加了考試。在填報志願時,我毫不猶豫地将三個志願全部填報為醫學院的中醫系。”終于,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第二醫學院(即首都醫科大學)中醫系,決心一輩子做一位生命的“守護天使”。
勤學苦練 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
針灸是我國傳統醫學中一門獨特的治療方法,在現代社會被許多人稱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依據“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的辨證原則,以針刺入人體穴位,産生刺激并通過全身經絡的傳導,來調整氣血和髒腑的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病保健”的目的,在臨床上的應用範圍極其廣泛。
大學期間,針灸學的學習确立了程海英此生的理想。記得那個學期剛開學,她就迷上了北京中醫大學王居易老師主講的《針灸學》課程,期間夏壽人、于書莊、韓富如等老師均參與授課,她聽得津津有味,對針灸這門獨特的技術産生了濃郁的興趣。
開課後不久,程海英就安排了臨床見習,看到了諸多病種,知道了原來針灸可以治療很多的疾病。她勤學苦練,在學哥學姐的指導下互相或各自練習進針,體會針感,從中體會到針灸學是實踐性極強的一門功課。
大學畢業後,程海英以全系最優異的成績,如願分配到了北京中醫醫院針灸科工作。
“當時醫院給我們制定了12小時制培養計劃,按照這個計劃,來醫院的第一年,我們必須12小時近距離全程接觸患者,根據不同專業的需要,在院内相關科室進行輪轉,參與治療搶救。這期間,我轉了大内科、外科、婦科、眼科等科室,特别是在中醫診療課堂上的理論與臨床實踐有了極好的對接。1984年,我正式到針灸病房上班,親自管理病人。”程海英回憶道。
跟師學習 成為名老中醫傳承人
“一天,上級醫生說賀主任要來病房查房,直到此時我才知道,原來針灸科還有一位賀主任,所查的是一位患中風昏迷伴有高熱的病人。賀老對病人進行了診查後認為該患者屬風火相煽上擾神明,必須進行強刺激,用鋒針放血,以達到開竅醒神的目的。那時我就想,何時才能有機會親自跟随前輩臨診呢?1987年,科裡安排我到針灸門診科工作,終于可以随賀老臨診了,很是幸運。”談起當年如何成為國家級名老中醫賀普仁教授的學術繼承人,程海英的話語裡充滿了感恩。
三年學習期間,她做的“跟師筆記”共計180篇,月記36篇,撰寫論文6篇,發表2篇。比如,對于肩周炎,大多比較重視外部,而賀老提出該病的病機首先是正氣虛弱,結合《素問》中“背為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壞矣”的論述可以看出,如果失去正常的生理功能基礎則外邪才會乘虛而入,由表及裡阻滞經絡氣血的通暢,導緻“不通則痛”的病理表現。因此,賀老選用條口治療,刺該穴能鼓舞中焦之氣,令其透達四肢、筋骨、滑關節、劫邪氣、通經脈而止痛。
“很多女性在面部有蝴蝶斑,呈對稱分布,本病與肝郁氣滞、脾虛血淤、腎陽不足有關。”在治療中,賀老從治療體表入手,再挑刺肝俞、脾俞、腎俞,進而調整相關髒器的生理功能,使五髒六腑之陰陽相互協調,加拔罐可促使氣血出血,達到經氣通暢、營衛調和、劫瘀生新的目的。
中醫科普 深感傳承的責任重大
翻開程海英撰寫的《國醫傳承與感悟》一書,第一張圖片是“賀氏針灸銅人”。她介紹,這尊針灸銅人是賀老經過考證和研究自費十幾萬自行設計并鑄造的。“賀氏針灸銅人”改變了以往銅人在頭部和軀幹下部有遮擋的缺陷,是一個完全暴露的人體銅人,更便于尋找穴位。她說,“賀氏針灸銅人”是一件針灸教學的有效工具,融入了中國現代針灸學家對針灸的理解和诠釋以及賀普仁一生的臨床經驗,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我有幸随賀老臨診30多年,作為賀老的學術傳承人已經20多年了,以我的親身經曆來談傳承,深感傳承責任的重大。”程海英說,賀老在世的時候,不管自己的工作有多忙,隻要有時間,都會跟着賀老臨診或到家中向賀老請教。“在跟師的歲月中,賀老以他獨特的人格魅力吸引了我,培養了我,造就了我。他對患者總是耐心認真、不厭其煩,對一些現代的檢查報告如果不太清楚也總會讓我們過目,并進行必要的解答。仁心與仁術缺一不可,老師的言傳身教、多年的臨床醫療使我對看病有了新的想法和新的理念。”
2016年12月12日,程海英名醫工作室正式啟動,10位成員除了針灸科的,還有呼吸科、皮膚科、消化科、腫瘤科和健康服務中心等多學科最優秀的學員,她在努力繼承賀老精華的同時,也在走一條創新針灸綜合性治療之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