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娜
首發:娜姐的光影筆記
01
綜藝《婆婆和媽媽》第二季剛播出的時候,陳松伶婆婆就被罵上了熱搜。網友用“戲精”“奇葩”“令人窒息”這樣的詞彙形容她的表現,紛紛同情起作為兒媳的陳松伶。
冤嗎?真的不冤。如果你看了節目裡那些細節,就會發現和這樣的婆婆相處,你怎麼做她都不會滿意,并且她有一萬種方式讓你難受。
但是最新一期看下來,我從一個小細節裡,體察到這位老人的善良,對她有了恻隐之心,也對人性有了新的觀察和領悟。
這個細節是,陳松伶和張铎帶着婆婆逛街,陳松伶很熱情地幫婆婆選衣服啊包包啊,讓她試了很多款,想買給她,但是每一次她都拒絕了。最後陳松伶很疲憊,覺得自己怎麼做,婆婆都不領情。
後來氣氛就比較尴尬,張铎假裝自己不高興了,才讓她回去買了那件她試過的,自己也喜歡的大衣。
三個人坐下來聊天的時候,陳松伶直接表達了自己的情緒,說每次都是這樣,自己想要給婆婆買東西,她都不領情的,所以自己會感覺很氣餒。
婆婆說我不是不領情,陳松伶又說,是不是你兒子罵你都是好的。
然後兩個人都挺委屈的。婆婆後來委屈到,沒有辦法面對兒子和兒媳,找借口說上廁所,一個人出去透氣,又打電話給老伴訴苦。
看到這裡的時候,我也覺得,是不是有點誇張?
但後來的補充采訪裡,她講了這樣一句話,讓我挺意外的。
她說,“天下當母親的可能都是這樣,因為我覺得孩子在外頭拼搏,掙薪水不容易,可是他們不理解”。
原來她和很多節儉慣了,又心疼孩子的母親一樣,隻是不想讓孩子們為她花錢而已。
她并不是刁鑽,挑剔,故意針對兒媳,也不是不領情。她隻是沒有表達出真正的想法,也無法看見世界的變化,看不見孩子們已經足夠優秀有能力。
02
看到這裡我感到有點難過。
我發現這位婆婆并不壞,也不可怕,她隻是不聰明。
她好像永遠活在自己思維局限裡,一廂情願地用自己的方式和世界相處,她甚至看不見真實世界的存在。她總能讓别人不舒服,也讓自己也不舒服。
另一個印象深刻的細節是,她到兒子家的第一天,很興奮地打電話和老伴彙報,但是兩個人根本無法真正的交流。
電話那頭說什麼,她不聽的,她自顧自地說話,細數兒媳婦做了幾個菜。老伴問他累不累,她好像get不到外界信息似的,不理會,結果就變成了各說各話。
然後老伴開始教育她,讓她正常說話。
她感到有點委屈,她不明白為什麼大家都覺得她說話不正常,兒子這麼說,老伴也這麼說。
其實大家隻是覺得,沒有辦法跟她交流,她不聽别人說話,不去看真實的世界,隻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裡。
可是這樣的固執和狹隘,在朝夕相處裡已經足夠折磨人了。如果不是因為親情和責任,沒有人真的會願意和這樣的人相處。
03
大家都在讨論陳松伶婆婆很奇葩,張铎情商很高的時候,你知道真正悲哀的是什麼嗎?
其實婆媳之間并不是真正走心的關系,沒有那麼深刻的愛與恨,大家面子上過得去就可以了。
真正悲哀的是,作為母親,她明明特别愛兒子,卻把兒子推出去很遠,在心理層面上,母子之間存在的巨大隔閡,可能才是她比較痛苦的地方。
但這樣的局面,也是她親手締造的。
她以為一股腦地對兒子好就是愛他,其實真正聰明的老人會明白,做為婆婆,哪怕再不喜歡兒媳,也要面子上對她好一點,因為那是兒子喜歡的人。對兒媳好一點,就是對兒子的愛,也會得到正向的反饋。
就像陳松伶并不喜歡婆婆,也要盡心盡力幫她挑選衣服陪她逛街一樣,她是為了獲得婆婆的愛嗎?不是的,她是為了老公,也會表達自己的情緒,這是她聰明的地方。
聰明人會看到他人的需求,因為沒有人可以活成一座孤島。
聰明人也會站在制高點上看問題,看到幾個角色之間的聯結與平衡,而不是隻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讓全世界都圍着自己轉。
張铎對陳松伶的愛也是顯而易見的。
他和她在一起,是舒展的,快樂的;而和媽媽相處,他整個人都是大寫的尴尬,不适,與忍受。
說實話,看這個節目,我為這位媽媽感到難過。因為當一個人和你在一起很難受,他就會自然而然地想逃離你。
因為愛和快樂,是無法要求的,它隻能是一個人最本能的流露。
★原創不易,點個“關注”,就當鼓勵我了~
★作者:李娜,坐标北京,一個水瓶座少女,和她性感的大腦。
END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