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極具民族特色的怒族建築

極具民族特色的怒族建築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8-25 22:42:23

  怒族在中國少數民族中屬于人口較少的民族,雖然人口少,但是卻擁有十分豐富的民族文化。怒族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不論是飲食,習俗還是建築上面都有濃濃的怒族氣息。怒族的建築文化十分悠久,早在古代就有了自己的建築風格。“怒人居山巅”、“覆竹為屋,編竹為垣”就是古人對怒族建築的描述。

  怒族的房屋為幹欄式,多依山而建。主要分木闆房和竹篾房兩種。貢山地區的怒族多住木闆房或半土牆半木房。這種房子比較寬大,一般是垛圓木為牆,屋頂覆蓋薄石闆。石闆約0.5公尺見方,由屋檐鋪起,第一塊平鋪,第二塊壓着第一塊的上邊,第三塊壓着第二塊的上邊……一直覆蓋到屋脊;福貢和泸水地區的怒族住竹篾房。這種房子較矮小,多用篾笆做外牆和隔牆,用木闆或石闆覆頂。

  這兩種房屋一般都為兩層,樓上又多分成兩間,外間待客,并設有火塘,火塘上安置鐵三角架或石三角架,供炊事之用。内間為卧室兼儲藏室;樓下存放農具雜物或關牲畜。樓闆用木闆或竹篾席制成,鋪設在架在斜坡地上的許多木樁上即可。這些木樁和房柱,如同千百隻腳一樣,支撐着整個房屋。因此,人們常常将這種房屋稱為“千腳落地的房子”。

  怒族的民居均為下部架空的幹欄式建築。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因受生産力的制約,他們隻好用長短不一的木樁或石頭将居住面架成水平面,這比起平整地基來既省時又省力。二是将居住層托離地面可以降低地氣對人的危害,防止毒蛇猛獸的襲擊。同時在房屋底層關畜禽,雖不衛生,但它客觀上起到了防濕的效果,又能保護家畜之安全。

  怒族民居的居住層多為樓闆。這是因為怒江竹木很多,居住層用樓闆可以防濕。另外據碧江的怒胞說:“人跟動物不一樣,應住在鋪有地闆的家裡。”

  怒族的民居均無窗或隻有幾個小孔。主要是怒族曾有過穴居史,怒族民居不建窗或不重視窗戶建設也是對這一客觀史實的折射。

  每家都有個火塘。怒族認為火塘裡的三角是他們最大的“鬼”,能驅兇招吉。故火塘要由有經驗的男性長者設計、安置。三角一旦擺好就不能再動。客觀上,火塘是怒民祖祖輩輩生活取暖、夜晚照明的地方,是議事及傳播民族文化的廟堂,又是娛樂的場地。他們的大半生都要在此渡過。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怒族的房屋很矮,不鎖,亦無圍牆。這表明怒族民居的主要功能是防風雨,避野獸。同時反映出怒族的私有觀念不強,各家各戶不分彼此,沒太多隐私,有同村便是一家人的思想。門不用鎖說明怒族還保留着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美德。他們大多居住在海拔1500-2000米的半山腰。這是因為這一地段的氣溫适宜,不冷也不熱。另外,還出于防禦方面的考慮。

  怒族民居的門多向東方、上方或雄偉的山峰。這是因為這些方位在怒族文化中均有吉祥之意的緣故。

  怒族的村落最大者在150戶左右,小的隻有幾戶,單家獨戶者也不少。這與怒江地區土地貧瘠、可耕地少、糧食産量不高有關。如村落太大,土地就将超負荷運轉。反之,如村落太小又不利于刀耕火種的集體勞作及防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