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化療藥物外滲的護理方法

化療藥物外滲的護理方法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8-14 09:57:39

  化療的時候出現藥物外滲的人很多,這樣會給患者的疾病帶來很大的威脅,腫瘤疾病本身都會給人們帶來困擾,如果這個時候再有藥物外滲的現象話,那麼危害就更大了,面對這個症狀的時候很多人都束手無策了,看到患者飽受疾病的折磨,而自己也沒有辦法來改善也是一種折磨,出現了藥物外滲的現象很有可能跟患者的心理有很大的影響,那麼化療藥物外滲該怎樣來護理呢?

  化療藥物外滲的護理指引

  【護理目标】

  将外滲後的危害降緻最低程度。

  【操作重點步驟】

  1.停止藥物的輸入,保留針頭,回抽殘留藥物後拔除針頭。

  2.立即擡高患肢,局部環形封閉(生理鹽水5ml+利多卡因5ml+地塞米松5ml),範圍必須超出滲漏區域0.5—1.0cm。

  3.濕冷敷:硫酸鎂濕敷24小時以上。

  4.熱敷:适用于長春新堿等植物堿類化療藥物,可加快外滲藥物的吸收、分散,減輕對皮膚的損害。

  【結果标準】

  1、發生特殊藥物外滲後,處理及時,

  2、将外滲藥物對靜脈或局部組織的損傷降到最低的程度

  常規藥物還有 歐萊(七葉皂甙鈉),外用,塗抹。

  土方藥物有:土豆片 外敷 一天更換4--5次,效果良好。

  化療藥物外滲的處理

  處理外滲的最有效方法就是預防外滲的發生!

  步驟:1 停止化療

  2 保留針頭,患肢制動

  3 抽吸出殘留在針頭,輸液管中的藥物或是疑有外滲的藥物

  4 拔掉針頭

  5 避免外滲部位受壓

  6特殊化療藥物外滲時,按指導注射相應的解毒劑

  7使用特殊藥物發生外滲,給予熱敷或冷敷處理

  8 擡高上肢

  9 通知醫生,并讨論外滲部位是否需要進一步處理及拍片

  ps

  長春花堿,長春地辛,長春新堿等應在發生外滲24-48小時内每天至少熱敷15-20分鐘并擡高患肢

  阿黴素柔紅黴素等應局部降溫

  發病機制:化療藥物進入血管周圍組織内引起組織變性、壞死甚至潰瘍形成。

  臨床表現:注射部位充血、疼痛、腫脹甚至潰破。

  急救措施:1.立即終止注射;2.局部普魯卡因+生理鹽水皮下注射,可減慢化療藥物吸收和鎮痛;3.局部冰袋冷敷局限受損區域;4.局部明顯腫脹者可用硫酸鎂濕敷以消除腫脹;5.如已發生潰瘍或水疱應進行外科處理;6.待炎症急性期過後可理療以促進恢複。

  預防措施:1.先從遠心端選擇血管;2.多部位交替注射以利血管恢複;确認血管通暢後再加化療藥,化療後用生理鹽水沖管減少血管刺激;如無特殊要求應調快注射速度。

  個人實踐經驗:化療藥物外滲重在預防,熟練的穿刺技術和血管的合理選擇是預防其發生的關鍵。

  當在化療的時候如果會出現藥物外滲現象的話就該及時的用到上面的方法來給自己做好相應的護理,也要記得做好相應處理,在藥物外滲的時候必須要馬上将針頭拔下來,然後用消毒的棉簽來按壓住針孔,但是要避免感染,所以說在按壓的時候必須要注意消毒處理,之後要盡快的調節患者的心情,避免患者心情過度緊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