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勃起功能障礙(簡稱ED)發病年齡的年輕化是近幾年來值得關注的現象。以往有關資料顯示,過去發生ED的男性往往年齡較大,而現在卻出現了為數不少的不滿30歲的年輕患者。更值得注意的是,每到春季,氣溫回升、春暖花開、生機勃發之時,ED疾患可能出現增多的趨勢,值得男性提高預防意識。
明确可緻ED的高危因素
ED的定義是指陰莖持續不能達到或者維持勃起以滿足性生活。據研究,ED的病因分為器質性和心理性兩大類,其中器質性的病因包括血管、神經、内分泌及陰莖本身等方面因素。調研證實,諸多高危因素可能導緻ED。
ED的發病原因與很多全身性疾病有一定關系。心血管疾病如心髒病、高血壓的患者伴發ED的比例較高,且ED可能是全身動脈粥樣硬化的先兆。其中, 糖尿病是與ED關系最為密切的疾病之一,血糖控制不良可能會增加ED的發病可能。此外,中風、脫髓鞘疾病、老年癡呆症等神經疾患都與ED有一定關聯。對于高脂血症患者而言,血清總膽固醇越高、高密度脂蛋白越低,發生ED的可能性就越大。與此同時,垂體機能減退、性腺機能減退、高泌乳素血症、腎上腺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功能低下等内分泌疾病也與ED的發生有着一定的關系。此外,慢性腎功能不全、前列腺、陰莖疾病、潰瘍病、關節炎、過敏症、酒精性肝硬化、慢性阻塞性肺病等也與ED關系密切。又有數據顯示,降壓藥、鎮靜藥、化療藥、抗抑郁藥、激素、抗膽堿藥以及治療潰瘍病的藥物都有引發ED的可能。
此外,心理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及治療抑郁症的藥物均與ED有關。多數抑郁症患者性欲淡漠。同時,ED也常引起抑郁、焦慮等精神異常。不得不說的一點是,不良生活方式如酗酒、吸煙、熬夜等與ED息息相關。
年輕群體春季更易患ED
到了春季,男性養生除了注意飲食作息之外,還要關注生殖健康。對于ED疾患而言,更不可忽視防治措施。一般情況下,勃起功能障礙有兩種,一種是身體器官發生了病變,但這種隻占到百分之十左右的比例。而另一種功能性勃起障礙占到了大多數,這種病人的身體器官并沒有病變,隻是身體形成一種特殊病理性神經反射導緻的。
經過了寒冬,人體的各項機能在春天開始活躍起來,性腺也不例外。再加之春天天氣暖和,人的活動能力也有所增強,所以此時人的性欲會特别旺盛。如果男性任由自己的欲望泛濫,就很容易導緻通常所說的“房勞過度”,從而引起ED的出現。
專家認為,ED之所以出現年輕化的趨勢,原因之一是現在不少年輕人過早、過頻發生性行為,以及手淫過度,從而可能出現不舉、早洩等現象。因此,專家建議青少年不要過早地開始性生活。這是因為青少年性器官、性心理尚未完全發育成熟,過早發生性生活,甚至性生活過度,不利于性激素分泌穩定,會加重還未發育成熟的性系統的負擔,最終易導緻性系統出現各種問題甚至性功能障礙。此外,建議年輕人性生活頻率最好控制在每周1-3次左右,中年人每周1次左右,而老年人則每兩周1次為宜。
再者,春季氣溫回暖後,人們的休閑生活也開始頻繁活躍,其中不少男性都喜歡以相約喝啤酒和蒸桑拿作為休閑方式。然而,這兩種愛好都不利于男性的 生殖健康。飲酒會作用于男性生殖系統的機能,特别是正處在青春發育期的男孩,飲酒會直接影響到生殖系統的發育。此外,現在桑拿浴場、按摩中心随處可見,長期蒸桑拿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男性精子活力,影響性能力。所以,成年男性最好還是改變生活中頻繁飲酒和常洗桑拿的習慣。
男性ED并不“丢臉”
由于傳統觀念的影響,人們對于ED大都羞于談及,認為這非常“丢臉”。所以,很多ED患者及他們的配偶,在深受ED困擾的同時,要麼諱疾忌醫不願前往醫院就診,要麼尋找江湖郎中、祖傳偏方。不少患者認為ED是由緊張、焦慮所緻,他們沒有意識到ED是由多種因素和多種潛在疾病所緻。也有不少男性在患有ED之後首先不是到正規醫院就診而是采用“自助式治療”,自行服用壯陽藥和補腎藥。他們往往是在浪費了很多時間和費用卻仍無助于病情之後才走進醫院大門,令人遺憾。
可見,在ED疾患的應對上,很多人都陷入了誤區。除了心理舒緩外,目前ED的療法主要有口服藥物及外科手術。
很多人都認為ED是一種自然衰老現象而非一種疾病。殊不知,健康男女的性能力都可以維持相當長的時間。ED不僅是一種病,而且是一種常見病。治療越早,效果越好。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ED是性生活過度所緻,一旦出現,從此就不能自由、從容地進行性生活,甚至有必要放棄性生活。其實,ED也是一種疾病,合理治療後,患者完全可以恢複規律而和諧的性生活。
在出現ED現象後,完全沒必要覺得緊張、羞愧,隻要持有從容的心态前往正規 醫院就診,并遵循專科醫生治療方案積極治療,絕大多數患者的ED症狀會有效緩解,使性生活的進行得以恢複至自然狀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