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廣州學校開展性教育課幼兒“好色”隻是好奇

廣州學校開展性教育課幼兒“好色”隻是好奇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9-26 00:01:51

  某幼兒園的一次課間,一個男孩子趁一個女孩子不注意的時候,猛地把她的褲子扒了下來,還哈哈大笑……近日,記者采訪時了解到,這些令很多家長瞠目結舌的現象,在幼兒園裡并不少見。幼兒園老師指出,孩子并非好色,隻是對性好奇,家長應加以正确引導。

  據悉, 目前,一場有史以來最具深度和力度的性教育健康實驗課正在全市40所中小學、幼兒園展開。教育專家指出,在幼兒園開設性健康教育課,除了讓幼兒消除對兩性差異的神秘感外,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對自己有個正确的性角色認同。

  幼兒“好色”因為對性好奇

  番禺某幼兒園的老師告訴記者,一次上課的時候,丁丁(化名)把自己的小雞雞拿出來,旁若無人且頗有興緻地玩着,老師走過去說了他兩句,他便把小雞雞放回去,故作專心地聽起課來。不一會,就有小女生來告狀:“老師,丁丁他親我!”某天在上廁所時,老師還發現,幾個小男孩拿出自己的小雞雞,在比較誰的好看。還有幾個女孩子居然偷看男孩子上廁所。番禺區直屬機關幼兒園梁曉英老師指出,很多家長和部分幼教老師對此不理解,認為孩子好色。其實,孩子之所以“好色”,是因為他們對性感到好奇、好玩。

  在一項對1000名兒童進行的調查中,發現幾乎所有5歲以下的兒童都碰摸過自己的生殖器;5個兒童中有一個甚至對自己的性器官進行過“探索”;有的男孩還喜歡摸女老師的胸部。廣州南方醫科大學幼兒園對一個班的家長做過一次問卷調查,結果也表明90%的孩子都提出過有關性方面的問題;2歲到5歲的兒童,有一半會注意或觸摸母親的乳房;還有四分之一的孩子想看看大人的裸體是什麼樣子。

  孕婦B超錄像進入課堂

  記者從廣州市教育局了解到,去年起,廣州市中小幼性教育健康實驗課在全市40所中小學、幼兒園展開。在教學方法上,實驗課正在試驗世衛組織提倡的“參與式學習與行動方法”。該方法以學生為主體,通過遊戲、讨論等互動方式,讓學生直接摸到、看到、聽到與性有關的物品、知識,老師隻是主持、協調。

  記者在番禺區直屬機關幼兒園一個中班的性健康教育課上看到,老師把懷孕的老師請來,讓小朋友們摸摸老師的肚子,聽聽肚子裡胎兒的心跳,真正感受一下生命的起源。在遊戲中,孩子們通過往衣服裡塞皮球,體會母親懷孕的辛苦;可愛的卡通片回答孩子的焦點問題“我是從哪裡來的”;通過醫生對孕婦B超錄像檢查等内容,讓孩子看看自己在“第一個家”裡都做些什麼。從化幼兒園還組建家長志願者隊伍,邀請當婦産科醫生的家長來園,給孩子上課,介紹新新生命在媽媽肚子裡的孕育過程,幫助他們了解性。

  錯誤性觀念扼殺孩子好奇

  幼兒對于他們的“來源”充滿了好奇和疑惑,最常見的是“我是怎麼來的?”而大多數父母遮遮掩掩,編些話來搪塞:“揀來的”、“從商店裡買來的”、“石頭裡蹦出來”;再就是打,“再瞎問,揍你”;還有的父母怒斥恐吓,“讨厭,羞不羞?”……其實,孩子提出這些問題并不帶性色彩,隻是一種求知欲。父母對性的錯誤觀念,扼殺了孩子們的好奇心,也破壞了孩子們的求知興趣。

  越秀區雲台裡幼兒園的高級教師保潔敏認為,對于孩子提出的性問題,家長最正确的做法應該是不主動去問、不主動去講,有問必答、不說謊,根據孩子的理解能力簡略真實地回答,最好結合家庭成員之間的趣事及其相互關系講。

  正确性别意識健全人格形成

  廣州市教育局體衛藝處陳兆榮醫生表示,在幼兒園開設性健康教育課,不僅讓幼兒園初步了解男女兩性的生理特征,學會愛護和保護自己的性器官,消除對兩性差異的神秘感,解答他們“從哪裡來”的疑惑外,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對自己有個正确的性角色認同,并接納自己的性别,做愉快的男孩、女孩。陳醫生指出,讓幼兒從小意識到男女有别,對自己的性别有個正确的認識,将影響到孩子能否順利度過青春期,能否最終形成健全的人格。從幼兒起,給孩子灌輸正确的性别角色标準,有利于孩子長大後更好地遵守社會規範,适應社會要求。

  錯位的性别意識,是導緻人格變态的重要因素。陳醫生指出,一些人因為幼兒時期對自己的性别沒有正确的認同,導緻長大後為自己的性别感到痛苦。少數人成人後非要通過手術改變自己的性别,也是由于小時候沒有認同自己的性别,加上父母等成人錯誤的性别角色教育等因素造成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