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金沙至漁人碼頭坐什麼車

金沙至漁人碼頭坐什麼車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9-12 06:03:14

  來源:【交彙點新聞客戶端】□ 金沙人,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金沙至漁人碼頭坐什麼車?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金沙至漁人碼頭坐什麼車

  來源:【交彙點新聞客戶端】

  □ 金沙人

  人到揚州喊老,船到十二圩嫌小。這是儀征人挂在嘴邊的順口溜。前面一句的意思是,揚州人熱情好客,禮貌待客,遇到人都往高處喊,以表尊重。比如大太爺,說的就是兄弟當中的老大,明明是同輩,卻非要喊高出一個輩分的稱呼,讓對方有說不出的舒坦感。後面一句更是氣象萬千,仿佛讓人穿越到一百多年前,江面千帆競發,河道百舸争流,盛況空前絕後。

  是啊,誰曾想,清末民初,十二圩作為屈指可數的鹽都,不産鹽卻以鹽聞名遐迩,集聚了近二十萬人,俨然一副都市模樣,有“小上海”之稱。江河交彙處的十二圩,擔負着鹽運的功能,江邊河畔,商鋪林立,酒肆熱鬧,大小船隻,絡繹不絕。特别是鹽運船隻,一個比一個大,那些自以為很大的外地船隻,到了十二圩,才知道天外有天,自己的船還是比别人的小了一點。說船到十二圩嫌小,至今都令人提神帶勁,豪情滿懷。

  十二圩是儀征人揮之不去的心結,民國初年的世界地圖,十二圩與許多大城市一樣也赫然在目,而周邊的縣城居然毫無标注,讓許多人百思不得其解。原來清末同治年間的淮鹽總棧就設在十二圩,有外國人常年在這裡襄理鹽務,這樣想來,其蜚聲國内外在情理之中,世界地圖上有一席之地也不在意料之外,鹽都之美譽,名至實歸。盡管十二圩的榮光是往日的輝煌,在清末民初也就存續了60多年而已,但它卻刻在了儀征人的心裡,融在了儀征人的血裡,重振輝煌一直是他們不變的追求。

  換了誰都不會放棄這樣的追求。曆史與現實的交替,興盛與衰退的沉浮,一段古老的河道,一個斑駁的碼頭,一條滄桑的老街,一座年老的酒店,觸目可及的是曆史,津津樂道的是回味,樂此不疲的是追問,坐而論道的是發展。有過輝煌的人,何嘗不知被冷落的寂寞,十二圩人一直與自己暗中較勁,常常發下宏願,再也不能這麼過下去了,必須與往事幹杯,向難題下手,往發展用力,為百姓造福,再現往昔盛況。

  緻敬曆史,是為了創造曆史。曆史上短暫榮光的十二圩,因鹽運而造就了繁華,“小上海”自然與世界同行,時尚的生産、生活方式讓人耳目一新。揚州地區最早的電廠、電報局原貌在一座座古建築裡保存完好,發出震耳欲聾馬達聲的小火輪也時常遊弋在寬闊的江面。民國大律師章士钊下榻的華澤酒店,盡管物是人非,但其受“十八幫”邀來十二圩的故事經久不衰,當地人每當說及此事,無不眉飛色舞,臉上蕩漾着幸福和開心。淮鹽經十二圩分銷“四岸”,成就了鹽都,為中國鹽文化抒寫了艱難轉型的篇章。與富春、冶春齊名的迎春飯店,在十二圩可謂是家喻戶曉的大飯店,從早到晚高朋滿座,遊客慕名而來,遊子結伴前往,吃的不隻是原汁原味的美食,更多的是回味輝煌曆史,品味淡淡鄉愁。迎春飯店的大堂前廳、樓梯過道、走廊兩邊、包廂四周,懸挂的都是鹽都曆史上的老照片。這些老照片是有心人燕子銜泥般收集而來,因年代久遠,黑白照片早已斑駁模糊,加之又是翻拍,照片自然不像新照片那樣光鮮,但老樣子卻别有景緻,從照片中依稀可見當時的繁盛,有河道的繁華風光,有鹽包高聳雲端的鹽場,有背扛鹽包佝偻的身軀,有酒肆喧鬧的排場,有店鋪買賣的興旺,有鹽船靠岸的跳闆,有威嚴的鹽務衙門等等,拼湊成一幅不完整的十二圩清明上河圖。與其說迎春飯店是美食場,倒不如說是一個小博物館,用美食打底,靠文化招徕,讓人們在品嘗美食的同時,穿越時光,重溫曆史,接受教育。這個創意固然很好,但美中不足的是缺少講解,如能在照片底下做一些必要的介紹就更好了。不過沒有介紹會讓人駐足長留,用心揣摩,也許歪打正着吧,竟有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因為它為人們重塑心中的十二圩增加了更多的想象。

  江河交彙處的十二圩,無論是在大運河文化的利用上,還是在長江文化的弘揚上,都有着千載難逢的機遇。昔日十二圩的輝煌是曆史發展自發形成的,其地位是發展實績鞏固而成的,經驗彌足珍貴。想獲得社會滿意、人民肯定,最終還是靠發展實績說話。曆史可以回味,但不能回去。發展靠經濟是鹽運文化的内核。農耕文明時代,我們靠獨特的區位優勢,用鹽運赢得了發展機會;工業文明時代,我們更應靠獨到的智勇雙全,用科技創新争得發展主動。一味沉湎于過往,糾結于有無肯定,于地方發展而言大可不必,對老百姓來講也毫無意義。我們要做的是,從曆史輝煌中走出來,站在現實的大地上,盤點好祖宗留下的家底,梳理出發展應走的路徑,敬畏曆史不背包袱,敬畏自然巧于利用,敬畏文化善于創造,将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按照現代審美要求和社會需求,創造更多的可沉浸體驗互動的應用場景,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讓運河文化、長江文化發揚光大,使大運河成為十二圩人民的緻富河、幸福河。

  船到十二圩嫌小,雖是流傳至今的佳話,卻也是曆史注定的巧合,十二圩的繁榮發展與船密不可分。過去靠鹽運讓天下的船隻彙聚,現在靠制造讓貨暢其流的船從十二圩出發,漂洋過海,繁榮經濟,緻富百姓,促進發展。十二圩人也是見過大世面的,不會孤芳自賞,也不會淺嘗辄止,他們正抓住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的機會,用先進的科技制造更多更大更好的船。因為船裡承載着深厚的曆史,滿載着無限的希望,從江河交彙處再出發,揚帆遠航,劈波斬浪,駛向輝煌的彼岸。

  編輯: 周晶

  本文來自【交彙點新聞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